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8521篇
科学研究   28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04篇
综合类   127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29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1056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883篇
  2010年   806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A3):17-18
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题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赋分高,得分低的压轴题。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习惯于借题悟道,即借助一道道题目的演练去掌握解题角度和思路,收效甚微。笔者打破常规思路,采用"借文悟道"和"以写悟道"的形式进行小说结尾表达题的创新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加"0"问题复杂性探究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中图法》类目复分加“0”问题复杂性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规则与自由     
2003年7月,某镇一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了镇组织的交接班验收考试。其中,一年级语文试卷最后一题“看图写话”的题目是这样的: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要求按照“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写三句话。第一幅图画的是草地、马群、蝴蝶、花丛;第二幅图画的是柳树、燕子、稻田、小河、小鱼;第三幅图画的是蓝天、白云、小鸟、羊扎、  相似文献   
5.
名言之域作为哲学论辩的重要对象 ,很早已进入中国哲学的论域。历史地看 ,中国哲学在从认识论之维考察名言与存在的关系的同时 ,也对其中涉及的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作了多方面的思与辨。语言作为人把握世界及“在”世的方式 ,既以人自身的存在为根据 ,又内在于人的存在过程。以独语、对话为形式 ,语言不仅在个体之维影响着自我的存在过程及精神世界的形成 ,而且在类的层面上构成了主体间交往和共在、实践过程及生活世界的建构所以可能的前提。中国哲学在上述方面的看法 ,对深入地把握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提供了历史的视域。  相似文献   
6.
本刊在今年第一期“应试技巧”栏目中刊载了由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陈经纶中学的王大绩老师撰写的《仿写与文采》一文看,受到了读者好评,尤其是王大绩老师应编辑之约在文末出的3道仿写练习题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纷纷写来了仿写练习答案。本刊将读者写来的仿写答案经初选后,转给王大绩老师进行了点评,现将王大绩老师的点评文章和评出的优秀答案及入围答案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理念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如“在月亮上荡秋千、星星是天空的眼睛”,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所以,引导儿童学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很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仙人掌 咬定黄沙不放松,立根原在沙漠中. 千磨万击还不倒,任你酷暑与严冬.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电脑》2005,(5):38-38
有没有觉得身边的老师其实是我们学生时代最可爱的人?大家一起来818(摆一摆)吧!  相似文献   
10.
1.What is language for?Some people seemto think it’s for practicing grammar rules andlearning lists of words—the longer the words thebetter.That’s wrong.Language is for the exchangeofideas,for communication.语言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一些人认为它是用来操练语法规则和学习一大堆单词—而且单词越长越好。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语言是用来交换思想,进行交流沟通的!2.The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is to practicespeakingit as often as possible.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就是要尽量多地练习说。3.A great man once said it 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