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22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低应变法检测嵌岩桩 ,若桩底出现明显同相反射 ,多数因桩底缺陷引起。而区分是桩还是持力层的缺陷 ,主要看反射的起跳时间在 2 L/ C之前还是之后。当桩的变径及入岩反射对测试影响很大时 ,应进一步用钻芯法检验。  相似文献   
2.
从“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开拓创新,到“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南山北路欲无”的怡然自如;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信洒脱,到“何须更待黄粱熟,始知人间是梦间”的超然物外,北宋一代名臣王安石(1021~1086年),在主持了将近八年的“熙宁变法”之后,晚年  相似文献   
3.
秦轩 《中国新闻周刊》2005,(45):36-36,38
在日本,左翼以捍卫和平宪法与右翼捍卫天皇制度相抗衡。一旦修宪成功,左翼与右翼的平衡关系将被打破,日本政界的天平将向右倾斜[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罗杰 《成才之路》2012,(36):40-40
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高三数学总复习?“题变法”就是解决教学低效、质量不高的有效方法。 一、“题变”法的目的、手段 “题变题”是针对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先设计一个题目。然后进行改变(改变题目的条件、结论,构造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将数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与思想融于其中,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讨论、分析研究解答,学生有兴趣,会更具探索精神,既巩固了知识又发现了规律性的东西,并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思维更加活跃和具有创造性,智力和能力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与清末法律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法律史学术领域与高校教材中,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张之洞是清末变法修律的反对派。本则提出,是张之洞率先倡导变法修律并举荐修律大臣,其变法修律主张初步体现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时代趋向,其与沈家本之间的争论属于渐进还是激进之争,因此张之洞乃是清末法律近代化的促进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叶,泱泱大清帝国两次败于名不见经传的泰西远夷,双方军事实力的悬殊差距、尤其西方现代科技的强大威力,促使部分开明官员与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产生并领导了谋求国家富强的因势变法思想与洋务实践运动,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迈出了富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王船山的立法、执法、变法、守法等法律思想是王船山法律思想的几个核心议题。挖掘王船山的法律思想资源,继承其中合理的因素,对我们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采用适合学科特点的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和讲解法等教学方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为“杂家”代表作。问题在于 ,主编者吕氏不能不有自己主见 ,他不可能对各家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那样做 ,也不符合编书通规。那么 ,他的主见是什么 ?大体言之 ,他虽以综合各家为象 ,但书的主体思想则是杂揉儒道两家 ,纠正法家。《吕氏春秋》在秦都城咸阳公布之时 ,正是吕不韦借此书纠正秦国实施的法家国策之日。吕和赢政的斗争 ,实为权力 ,但工具则是治国理念之分歧。秦王要借法家思想霸天下 ,一海内 ;吕则要借儒道纠其偏 ,夺其权。宋人高似孙《子略》指出 :“始皇不好士 ,不韦则徕英茂 ,聚豪 ,簪履充庭 ,至以千计。始皇甚恶书也 ,不韦乃…  相似文献   
10.
抑扬生变     
在作文里刻画人物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赞扬往往先贬;有时为了批评又往往先扬(写其表面上的好)。正是这样,在抑抑扬扬中让读者产生一种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感受,从而使得情节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