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暴发的国际足联腐败丑闻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如何对国际体育组织展开外部监督和问责的问题。问责的最有力方式无疑是法律问责,它可以克服体育组织内部治理问责机制的失效和不作为。但就国际体育组织的法律问责机制而言,目前仅有依据国内法的问责而国际法上的问责机制缺乏。就反腐败而言,将国际体育组织纳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适用主体范围或者通过跨国公私伙伴关系建立法律问责机制是未来的可取之道。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教育领域开展愈加丰富的全球教育合作与交流,跨国间教育政策的转移扩散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行为。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一些跨国的行为者,在传播教育基本价值与规范、促进国际教育合作交流、融合与扩散国际教育政策等方面日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在全民教育政策的跨国转移扩散发展进程中,非政府组织通过跨国倡议网络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全球教育运动联盟为个案,考察全球教育运动网络、传播全民教育政策过程中倡议的基本理念与采取的主要集体行动策略,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教育政策转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梦 《文化学刊》2015,(2):197-200
近年来,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其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借助福柯的微观权力说,解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权力来源,从而更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国际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4.
全球教育治理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其成员众多、机制灵活、影响广泛等特点而在参与和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大学协会致力于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全球性代表并为全球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该组织积极引领高等教育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化、领导力和数字化转型等事业的发展,通过数字式治理、规范式治理和认知式治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呈现出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并存、大众需求与个性服务兼顾、静态控制与动态调整结合的特点。国际大学协会相关实践可为我国在构建“一带一路”或区域教育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UNESCO征求“Jikji世界记忆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征求“Jikji世界记忆奖”的提名。征求的对象扩展至所有成员国以及在保存文献遗产领域进行工作,并且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持官方联系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每项提名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用英语或法语描述候选者的背景和成就;2.相关工作概括或者工作成果;3.关于重要工作的出版物或其他支持文献;4.这项工作对保存和利用文献遗产的贡献方式。  相似文献   
6.
《人之路》     
科诺沃的《人之路:公路如何改变了当今世界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揭示了世界上日益增多、相互连接的公路系统伴随的全球化。政府与走私贩,军队与叛乱分子.地方穷人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边境地区、检查站和路边酒吧就各自的野心进行谈判。从秘鲁丛林里的非法伐木营地,  相似文献   
7.
为了达到增强其问责机制、弥补规制真空和完善其内外部治理的效果,国际非政府组织自愿加入各种行为准则。实践证明,国际非政府组织这种自我约束的方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机制也存在着诸如无强制性特点、规定模糊不清、无强有效的遵守和惩处机制等缺陷。应该通过从其基本内容的设定改变行为准则的自愿性质、对其成员的问责机制加以清晰的设定、对遵守机制及惩处机制加以明确等来达到完善这种行为准则的效果,也只有通过这些途径才能真正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起到自我约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合流为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能力的扩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平台,更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国际非政府组织对中国人权的网络挑战具有紧迫性。我们必须对这一新的历史现象予以高度重视,寻求对策,从而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9.
正"达赖集团"和国际涉藏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国际涉藏NGO)对我国西藏的负面传播境外流亡组织"西藏流亡达赖集团"借助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向世界传播,西方国家也将非政府组织纳入自己的轨道,以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政治目标,这样形成了西方政府、国际涉藏NGO和"西藏流亡达赖集团"之间复杂的三角关系。在历次"拉萨事件"中我国都能发现"达  相似文献   
10.
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介于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之间的第三方行为体,其宽广的网络、灵活的方式、非政治性的背景使得其在提供公共问题处理机制方面显得得心应手。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活动,一方面有效的弥补了由于我国政府财政实力有限导致的在资源配置和公共物品供给方面力量不足的状况,帮助解决了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部分问题,客观上有利于民生工程的推进;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在面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大量涌入中国,现行的公共管理体制中没有实际经验可供参考的时候,显得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监管犹豫不决,缺乏合理有效地政策依据,造成工作的延迟和双方不必要的误解。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必须从研究国际非政府组织监管的特殊性入手,了解、把握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模式和行动规则,将其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相统一,达到合理设计监管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