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4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成才 《兰台世界》2016,(6):124-127
地藏忏法是一种佛教仪式。在历史上,诸多高僧大德撰写过多部忏法,并且其中几部忏法现今依然在信众的宗教实践当中发挥作用。学界对该忏法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对现有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小米 《大理文化》2015,(4):61-63
  相似文献   
3.
陆芳 《辅导员》2015,(3):7-8
要让孩子们积极参加队活动,并在队活动中主动地行动起来,这其实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我们组织的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因为总是基于我们自己的思考,总是期望着为了学生的各种发展,总想让活动有轰动效应或者有大场面,我们以为学生应该会感兴趣,然而在实践中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我们期待的那种“兴趣”,于是在热热闹闹的活动背后,是学生“冷冷清清”的情感空白。如果我们思考的基点并不是着眼于“有意思”,也不是思考学生真正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华木 《世界文化》2009,(10):36-36
去年9月,我和老伴去日本旅游,逛了日本最著名的老人街。日本老人街,位于东京都丰岛区东部,这条街称巢鸭地藏通商店街。我们下地铁步行不过5分钟便来到了老人街。这条老人街之所以人气旺,与其便利的交通分不开。环线铁路山手线和都营三田线都途径此处,附近还有几个公共汽车站。按照东京的规定,超过70岁的市民都可以免费乘坐市营的公共汽车及地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店街老年顾客的数量。在老人街口,有块大牌匾醒目地写着“巢鸭地藏通商店街”。  相似文献   
5.
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说,在写话教学中,生活就是孩子们写话的重要源泉。要让低年级孩子喜欢写话,只有走进他们最熟悉的生活,积累他们感兴趣的写话题材,轻松写话,才能享受写话的快乐,从而爱上写话,并为以后的习作夯实基础。一、走进生活,激发表达热情1.走进自然,尽情表达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体验是孩子最真的感受。比如,春天来了,就可以给孩子们上一节以大自然的春天为话题的说写课,有的学生说到天气的变化,有  相似文献   
6.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是唐代以后地藏信仰活动的主要场所.研究九华山佛教文化与中国地藏信仰的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早期地藏信仰的主要内容,地藏信仰对九华山地藏道场形成的意义以及九华山地藏道场形成对于我国地藏信仰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地藏被认同为地藏菩萨化身不仅源于他的僧人形象,更在于他寂后的特种奇异现象。从现有资料分析,认同金地藏即是地藏菩萨化身及其道场在九华山之说,如果是发端于宋代,普遍认同于明朝,那么在清朝及民国就已稳固不可动摇了。这种认同的意义,使地藏菩萨成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使九华山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相似文献   
8.
树冰是日本北部地区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每年冬天,含有大量水分的空气遇冷凝结成霜,针叶林木上凝结的霜越积越厚,最终形成造型千变万化、怪异而美丽的树冰。由于树冰造型怪异,好像妖怪一样,因此也被称为雪怪。当大片的山区针叶林都出现树冰现象时,场景既壮观又美丽。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独特的罕见奇观正逐渐减少,最终可能绝迹。  相似文献   
9.
莫高窟第491窟是1965年新发现的一个底层洞窟,窟内主尊塑像的尊格可能是地藏菩萨,主尊塑像两侧胁侍塑像可能分别是善童子和恶童子,反映了敦煌北宋至西夏时期的地藏信仰。  相似文献   
10.
正我想做的,只不过是听清你风一般的低语。仅此而已。A.你是一阵静默的风最初关注你,只是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背景是染满橙色暖意的道路,铺满厚重枯黄的落叶,轻轻踩上去便会有清脆的破裂声音。或许是黄昏,也或许是清晨,温柔的光浸润着你清俊的眉眼,你抬手捂住嘴的那一瞬间,站在你对面的人就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