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330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对约稿应注意把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社的编辑同志有时会通过给通讯员写信或打电话等形式,约写某方面内容的稿件。这种报社编辑按照宣传需要,让通讯员(或特约撰稿人)提供某一方面内容稿件的过程,就叫约稿。约稿具有可以增强新闻时效、满足报纸宣传需要的优势,但有时也潜伏着某些隐患。去年下半年,根据宣传需要,笔者曾向某单位的一名新闻干事约写了一篇关于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方面的稿件。可稿子在报纸登出后不久,有的读者就打来电话或写信给报社,说稿子与事实不符。后经查实,主要是由于这名干事在接到编辑约稿的电话后,未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凭个人感觉和所了…  相似文献   
2.
3.
4.
近来负面新闻的增多,虚假负面新闻的出现,引起广泛关注,但大部分聚焦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者、反馈这两个环节,把原因归结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不力上。本文试图从受传者的角度出发,发挥受传者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理性思维来判断负面新闻报道的真与假。  相似文献   
5.
新闻客观性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法新社就一篇涉华不实报道正式向中国有关部门道歉法新社在道歉中说.记者的报道有悖于法新社强调的“注明消息来源”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失实报道果真只是由于消息来源有问题那么简单吗?一向以“客观”报道自诩的西方媒体为什么总是犯类似的错误呢?标榜尊重事实的他们为什么总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呢?我们可以从新闻客观性入手来看看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新闻的基本属性和共同特点,新闻必须真实.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党负责,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是讲真话、讲真理的一个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何避免新闻失实,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新闻失实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受极“左”流毒、某些不正之风、不良社会风气、奖惩不明等原因的影响和少数作者思想不纯、文风不正.有意识地弄虚作假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轻信病”作怪。患有这种毛病的同志,  相似文献   
8.
热议     
《视听界》2008,(3):4
1.媒体不能太“CNN” 相关事你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媒体,近来持续的涉华偏颇失实报道,引起中国民众强烈愤怒,官方也对这些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予以谴责。媒体界人士认为,CNN新闻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很多西方媒体和国际社会对中国还缺乏了解,但事件不会影响中国欢迎西方媒体到中国从事新闻采访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情况屡禁不止,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它与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传媒界的"四大公害".虚假新闻的共同特征,即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10.
一、九成“造假人”是职业把关人《新闻记者》从2002年起开始评选“十大假新闻”,历时四年,其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四十篇假新闻的出笼说明了什么?为此,我们根据公布的相关材料, 对2001至2004年四年的“十大假新闻”的失实原因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