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璀璨耀目的唐诗中 ,寄夫诗是很有特色的。透过这些诗篇 ,让我们了解到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唐代妇女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
赵银棠(1904-1993),又名赵玉生,纳西族第一位女作家、女诗人。一生磨难的她,生前著有《玉龙旧话》(玉龙旧话新编)、《纳西族诗选》(辑注)、《雪影心声》、《历程实录》等。这在人口仅有二十多万、1907年才有女子学堂的西南边地少数民族纳西族来说,是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3.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曾写过一首一字到底的诗: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颦笑,一人独占一江秋。清代女诗人何佩玉,擅长作数字诗,她写过这样一首诗: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  相似文献   
4.
①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1806—1861),又称勃朗宁夫人,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她幼年时家境富裕,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领地四周,她常骑着小马访问附近人家,并经常同她的11个兄弟姐妹排演舞台剧。②10岁之前,她就已经阅读了若干莎士比亚的剧本,伏尔泰、卢梭等人的著作,部分荷马的译著等。12岁时,她已经写出了不少叙事诗。  相似文献   
5.
谢鹏 《中学生百科》2011,(23):26-28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诗人赫塔·米勒。米勒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移居西德,现居柏林。1982年,她出版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之前曾多次获得德国的文学奖项。2009年米勒的获奖,也是继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席姆博尔斯卡之后,又一位女性以诗歌获得此殊荣。  相似文献   
6.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畔西门城楼上,共三层,精构细筑,气势宏伟。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著。"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膝子京谪守巴陵郡时重修,并嘱范仲淹撰《岳阳楼记》,岳阳楼自此名气更大。后几度废兴,至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行修葺。  相似文献   
7.
今人爱才、赞才,古人也是这样,只是古人的赞语与今人比起来显得不落俗套,丰富多彩又文雅贴切。八斗之才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的文学才能,为当时和后世所推崇。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对曹植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后人因此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夺席之才典出《后汉书·戴凭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喜欢谈"经",在正月初一令能够谈经的群臣百  相似文献   
8.
王慧娟 《世界文化》2007,(12):14-15
西尔维亚·普拉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一个世界诗坛的传奇人物,一个给后人留下一串谜语的女人,一个视死亡为艺术并最终以此方式完成对生存的探索、对生命含义注解的女人,一个在钟形罩中苦苦挣扎,留下了痛苦、恐惧和极度压抑的心灵历程的女人,也许当她拿起笔,就注定要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甚至付出自我毁灭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女诗人在她们的诗歌中使用了很多植物意象,这些植物意象能够反映女诗人的群体特征与情感世界。唐代的女性诗人比男性诗人更专注于抒写自然界的花草,她们在抒写的过程中寻找到了被男权社会压抑的自我。女诗人们用花来比喻自身,将自己的形象与诗中的花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她们如同花一样摇曳在诗的唐朝。  相似文献   
10.
咏史诗是诗与史的结合,中国诗歌的重要部分。有清一代,因社会历史各种因素,咏史诗发展进入巅峰,又清代女学兴盛,女诗人的咏史诗引人注目。乾嘉道年间的才女汪端,生于书香世家,著《自然好学斋诗》十卷,其咏史诗创作质优量大,备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