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篇
教育   377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诗词中的“寄托”是指作品中的寄情托兴,它是我国诗人和词人惯用的手法。“寄托”起源于传统的比兴手法,它由一个诗章、一个意象的比兴,发展成为全篇的比兴,而寄寓表达词句表层意思之后的作者的深层的情志,只把诗词表面的形象作为载体,这种表现方法就成了“寄托”。比如李白的《梦  相似文献   
2.
正—个古老的传说:老和尚收养一个弃婴为小和尚,准备让他继承衣钵。小和尚与老和尚两个人在山上相依为命,到了小和尚15岁时都还没有下过山,也没有接触过其他人。终于有一天,老和尚带小和尚下山化斋。途中路遇一个姑娘,小和尚很好奇,问老和尚:"此为何物?"老和尚怕他动了凡心,就说:"此为老虎,爱吃人,千万要远离她!"之后老和尚又带小和尚见了许多前所未见的东西。回到山上,老和  相似文献   
3.
楚辞对词学批评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词论家标举词"雅骚"的创作原则,从《楚辞》中拈出"要眇宜修"概括词的本质特征并模范骚雅评介模式强调词的比兴寄托.  相似文献   
4.
南朝诗人鲍照的山水诗较少有人重视。本从语言、结构、写景和意旨等方面谈他的山水诗。鲍照与谢灵运的山水诗部“尚巧似”,逼真地描写景物,这是时代的审美风尚所致。但二家山水诗在语言,结构、写景和寄托方面部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童话是小学生喜闻乐读的文学体裁。小学中年级儿童已经在大量的童话阅读中储备了丰富的形象,他们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寄托在一个个灵动的童话人物上。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引导学生将自己头脑中既丰富又零乱的形象经过重组,形成新形象,那么编写童话不但能发挥其巨大的组合功能,还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想像能力和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6.
月亮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且尤以思妇诗中出现次数最为频繁.月亮虽然只是自然界中的纯客观的物象,但它却逐渐成为华夏之邦"人化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诗人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载体,并在规定的语境中,展示出了怀人思远的情感寄托流程及其鲜明的"哀而不伤"的审美趋向.论文从思妇诗的缘起及其诗中有关月亮的情境融合,来论述月亮成为思妇诗中一个重要意象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陆游在蜀"咏梅诗"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游入川以后的经历是诗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其间他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章。陆游尤喜梅花.在蜀几年中创作了三十几首“咏梅诗”,这些咏梅诗不仅形神兼备,而且还托物以伸意.状物以寓情,融进了诗人深深的身世之感和寄托着他对现实政治.社会人生的态度与看法,是窥探诗人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8.
屈原的《九歌》充满了悲乐的情调,正是诗人心灵受到现实社会撞击的结果,是诗人自己遭遇离忧、含冤被放、眼睁睁看着热爱的国家没落而无可奈何的自然流露,是屈原借祭神来抒发悲情之作,为历代文人学习与借鉴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词是从唐代的民间歌唱的歌词孕育发展而来, 开始大都是表现歌场舞榭的生活, 多用秦楼楚馆的俚俗之词。当它经过文人的逐渐改造, 审美情趣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诗的深刻影响, 它的审美趣味也因此发生了的重要的改变; 另一方面它力图彰显词的自身审美特性。总的说来词的审美嬗变表现在两个方面: 审美格调, 脱艳入清; 审美创作, 由比兴到寄托。  相似文献   
10.
多情的月亮     
自古以来,月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永恒、美丽、亲近,所以古代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它的身上,因而生发出许多感人的诗句,其中表现乡情、亲情、友情、爱情、闲情的句子,最耐玩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