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封孝伦的专著<20世纪中国美学>旁征博引地述评了中国100年来美学发展的史实.该书全方位地梳理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史实.该书客观公允地评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代表人物及其美学理论建树.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富有启迪的概念和理解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封孝伦著《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一书,从人的生命出发,从人的生命需要的角度去解释审美现象,对美学的研究作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断。本文从认识上的创新,理论上的创新,价值观的创新三方面对封著在美学研究中的贡献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封孝伦的专著《2 0世纪中国美学》旁征博引地述评了中国 1 0 0年来美学发展的史实。该书全方位地梳理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史实。该书客观公允地评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代表人物及其美学理论建树。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富有启迪的概念和理解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封孝伦著《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一书,从人的生命出发,从人的生命需要的角度去解释审美现象,对美学的研究作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本文从认识上的创新,理论上的创新,价值观的创新三方面对封著在美学研究中的贡献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封孝伦先生在《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一书中强调“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并把审美中的非理性因素摆到应有的位置上,这是对强调理性的“实践美学”的超越。实践证明,审美中不仅有理性因素,而且有非理性因素,甚至有时非理性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因此,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没有过时,而被当代精神生理学证明是科学的。强调审美中的非理性因素,对于抗击理性主义的重压,恢复人性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是一个系统、发展、动态的审美范式,它以人的三重生命作为辩证逻辑起点,以人生命的精神的自由实现为最终日的。追求的层次不同,其精神实现就有所差异,有的生命,在这一层不关,但在另外的一层上看起来却非常美,这取决于人对自己生命的掌控、追问方式的不同。三重生命表现出来的芙,它们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共生,理归一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