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子化现象在日本非常突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提前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同样面临少子化危机.本文就中日两国少子化的形成及原因进行对比研究,可为我国少子化问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17,(2):124-133
自1980年代末期以降,日本开始遭受少子化问题困扰。因为少子化不单单是一个人口减少问题,它会衍生出很多其他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在少子化背景下养育孩子、如何实施学前教育,便成为日本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紧迫课题。以至于学前教育政策竟然成了日本举国应对少子化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0-14岁青少年的比例都呈不断下降态势。迅猛发展的老龄化与日益严重的少子化叠加,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劳动力减少,其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对人口结构的负面影响必将日益显现。反观日本,其多年来努力遏止少子化趋势、想方设法克服少子化不良后果的经验教训,对于已经进入少子化、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似应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高等教育较早受少子化影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在应对措施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本文分析了少子化对日本高等教育所造成的后果,阐述和总结了日本政府在少子化冲击下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逐渐进入“少子化"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琳 《师道》2012,(9):59-59
中国的邻邦日本正在遭受“人口少子化”的困扰。1989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被称为“1.57危机”。2005年,这一数字下挫到1.08.日本媒体惊呼“少子化已达危害国家兴衰的地步”。与此同时.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少子化问题也日渐浮现。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的总生育率仅仅为1.18。另据统计,今年高考报名人数900万人。是2008年以来连续下降的第四个年头。  相似文献   
5.
郭鹏 《民生周刊》2020,(9):68-69
应在充分考虑个人及家庭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结合政府、社区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宏观背景,构建新型的农村老年人照护模式。近日,来自河北省曲阳县的村民张海涛向《民生周刊》记者反映:由于父母身体不好,身边需要人长期照料,而他们夫妻平日里又都要进城打工才能养家糊口,于是,张海涛犯了难。事实上,张海涛面临的尴尬,在我国农村地区并不少见。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迁移流动,再加上农村家庭少子化、空巢化现象日益显现,农村家庭养老能力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6.
谢作栩等在《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撰文指出,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进入少子化时代,这对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小型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尚未形成完善的高等职业院校投入机制,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靠学费收入、贷款和引进社会资金,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费收入已占学校总收入的80%,民办高职院校更是主要依靠学费维持。  相似文献   
7.
8.
2014年11月24日,在日本文部科学省主持的"全国自由学校"公开研讨会上,下村大臣明确表示国家将会考虑加大财政支持,用于支援自由学校的建设,以便让森林幼儿园的孩子毕业后可以更好地与小学衔接。2015年2月,三重县政府提出,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少子化问题,开始加大对县内森林幼儿园的财政支持力度。森林幼儿园缘何受到日本政府的高度关注,它在日本的发展又体现出怎样别具一格的特征呢?  相似文献   
9.
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少子化"现象日益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社会问题,将威胁到民族存亡和国家兴盛。本文对日本"少子化"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认为其产生的根源是男女地位不平等。少子化问题将给日本的社会和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已成为日本政府和国民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面临相同的少子化现象,异同的成因,2条主因造成中国少子化现象:(1)国家政策为中国迈进少子化时代埋下了伏笔;(2)个体生育态 度的鲜明化、多样化已剥离与生育政策的调控与影响。以少子化人口模式视角为出发点,剖析由此给我国学校体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正视困境, 紧抓机遇,为我国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建议。研究发现:少子化人口模式带来的生源萎缩加速我国学校体育良性生态的失衡,加快国内学校体 育人才的输入减少、跨行业流失、跨国界流动等萎缩现象,以及来自家庭教育观念冲突压力的加剧和面对来自应试教育的影响等诸多挑战;少子化 人口模式为我国学校体育提供了利于优化体育教育资源、实施开展体育精英教育模式、加速提升学校体育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等机遇;少子化对 学校体育的挑战远远大于带来的机遇。建议:以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为突破口,重视学校体育基础教育;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规 划学校体育基本设施建设,合理使用硬件教育资源;加强学校体育长远协调发展的统筹与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