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5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班级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时也应该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关心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如此,才能当个专业适性的班主任。案例中的徐靖由于和奶奶相依为命,当奶奶往生之后,小小年纪的徐靖必须单独面对生命中的所有事件,因此,险些因为学校放长假而酿成更大的遗憾。上述的案例,涉及的几项班主任工作职责与专业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居住区缘地规划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高校住宅区是指高校在自己原有校园土地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投资兴建的居住小区,其目的主要是解决本校教职工的居住问题。高校住宅物业服务是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出现的具有高校特色的新型后勤服务行业。本文以住宅区经济数据和满意度为依据,在"博弈论"的基础上,对住宅区物业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在二者博弈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高校正在牺牲经济效益,而将社会效益作为第一要素,最终形成以社会效益衡量后勤社会化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对居住区规划中的整体定位、环境融合、场所设计、建筑形体及其组合等方面进行探讨,并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基于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居住小区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工程设计上必须符合给排水专业要求。本文着重论述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工程管线综合、管线的控制,以及室外给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管道材料的选择等等。  相似文献   
6.
吉琳 《科技风》2012,(8):169
以聊城奥森花园小区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小区景观要素的分析,总结出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注意要点,论证了景观设计工作在居住小区乃至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居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不但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如何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居住小区,值得我们去思考尝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意识的加强和对人居环境的关注,居住小区绿化设计已经是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造景功能、生态效益及景观价值等方面的作用将极大影响小区价值定位。本文以群力新苑小区绿化为例,积极探索了小区绿地规划、植物配置、环境景观等方面问题,为实现哈尔滨居住小区绿地系统的优化配置,丰富哈尔滨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9.
徐婷 《华章》2010,(18)
居住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那种仅仅把人简单地当作物的尺度置于建筑空间中,规划设计缺乏真正的人性意蕴,不考虑居住的多元化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时代已经结束.针对当前提高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水平的迫切要求,初步介绍了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要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崇尚环境.小区景观的设计原则要强调景观设计的观赏要与实用相统一;风格与既有的建筑物的主体和谐统一;景观设计要注重精神文化和经济合理兼顾;而且景观的设计要尽量的贴近生态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0.
文章着重对居住小区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进行了分析,认为在7层以下居住小区内使用比较经济,对于有7层以上多层住宅和有高层住宅的组合居住小区,不论从卫生角度还是消防安全角度都是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