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岑毓英研究是晚清人物研究的重要选题之一。近一个世纪来学术界对岑毓英军事、政治等方面研究及在论著和资料整理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有关岑毓英研究的综述性文章。本文依据收集到的资料作一浅述,希望有助于了解前人研究岑毓英的成果,为以后岑毓英研究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滇越边界历史沿革论述,滇越界务交涉前中、法、越三者间关系及状况等历史背景的分析,呈现出其交涉的艰难与机遇,以明史焉。  相似文献   
3.
云贵总督岑毓英在中法滇越勘界之初,为保疆土不失,未雨绸缪,出谋划策。他根据中越边界的实际情况,提出固藩属,保越祀;争北圻固边防;收民心,依民众等主张,积极为我方在界务交涉中做好策略准备。  相似文献   
4.
岑毓英在中法滇越勘界之初在边防军事部署、安抚边疆少数民族、勘查边情、收集资料、筹办电报、选拔人才、任用将员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为我方在界务谈判中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5.
中法战争结束后,中、越、缅三国边界日渐分明,为捍卫疆土不为英法帝国主义所侵,作为云贵总督的岑毓英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边防建设。他在中法滇越谈判中据理力争收疆土,为我方抢占有利战略地形,沿边驻防稳定边疆,汰弱留强练精兵,提高滇军的战斗力;他积极筹建电报以通信息,添设机构强化管理,完善边防设施提升防御的有效性;他在重视防务建设的同时,积极地缉拿匪徒靖边境,安抚少数民族得民心,这些措施为巩固云南边防提供有力的保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位于大理州大理市中和镇,始建于元代。原址位于大理古城米市街东(即今大理一中旁),清咸丰年间(1851—1861)焚毁。清同治十二年(1873),经士绅合议,将大理府、县先师庙合并,迁至报国寺,即今址,并改报国寺为文庙。清光绪十一年(1885),由云南总督岑毓英首倡,经各方合议,在报国寺原址上又重建大理文庙。  相似文献   
7.
从被怀疑到受重用——云南回民起义时期的岑毓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回民起义时期 ,岑毓英自始至终参加了清廷的镇压活动。在招抚马如龙和潘铎被杀两个事件里 ,岑毓英虽然升了官 ,但是尚未得到清廷的信任。镇压猪拱箐苗民起义之后 ,岑毓英开始得到清廷的重视 ,并被培养为西南政局的接班人。当时的云南 ,时刻潜伏着危险与死亡 ,岑毓英能够在其间成长为边地人才之冠 ,是他的确有才能。  相似文献   
8.
大观楼     
潘勇 《上海集邮》2020,(5):12-12
大观楼(图1)位于滇池之北,是昆明大观公园内最为著名的景点。清康熙年间,云南巡抚王继文为当地水色山光所动,下令于此"挖池筑堤,植花种柳,建楼二层",并定名"大观楼"。乾隆年间,名士孙髯撰写长联一副,描写滇池旖旎风光,追忆云南岁月沧桑。联长180字,其上联为"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相似文献   
9.
伴随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东西寺塔与金马、碧鸡、忠爱三牌坊已逐渐成为昆明的文化地标,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旅游者的目光。位于昆明书林街63号东寺塔茶花园内的东寺塔(常乐寺塔)于2006年5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