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18篇
科学研究   5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大学新生在中学已经学习过三视图内容及3D打印技术的发展,高校工程图学教学内容迫切需要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本文阐述了在高校新生中分组实施教学内容改革试验的过程,试验结果显示了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结合工程图学课程的特点,文章从教学方法、课堂内、外教学实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与实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工程图学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资源,将信息化手段引入教学,主要从线上教学、线下翻转、科教融合等方面进行工程图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冯利 《考试周刊》2007,(9):126-127
回顾工程图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图学的科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工程制图课程三维建模的测绘实验课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不仅在工程图学教育中对空间思维能力培养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是今后工程设计的主要手段。出于课程设置、学时等条件限制,如何在工程图学教育中增加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教学内容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测绘实验课中增加这一内容将使三维建模技术教育成为可能,并为后续设计课程打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内容方面,在传统工程图学课程 体系的基础上,适当缩减纯理论性的内容,如画法几何理论部分,重点突出工程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如组合体和机件的表达方法,并将计算机绘图融合到工程图学课程体系中,引入三维建模的理论,增加产品概念设计的基础性知识;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草图绘制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为目标,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MCAI)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加强图学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7.
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述了工程图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指出现代工程图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工程图学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由此提出构建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由传统的以手工绘图技术、读图能力训练为主向以读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训练为主转变的新型教学体系(亦称2D3D模式),并对具体的课时分配及实施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项目式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到CAD园林工程图制作课程中.文章提出以围绕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进行课程改革,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组成创造能力的核心。从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出发,构建了开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主体和发散思维的教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传统工程图学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结合国内外的优秀教材和教学方法以及企业的需求,对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做出下列改革探索:整合课程群;调整教学内容,降低部分理论知识的要求,增加徒手绘图及综合设计实例的讲解;增加实验教学环节;采用CAI课件教学;强化三维绘图技能;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减少尺规作图作业量,采用新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