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议巴蜀文化的地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史学观点普遍认为巴蜀应属同一文化,没有区别。事实上,巴蜀文化渊源不同,实质内涵各异。“巴有将,蜀有相”,巴人“少文学”,勇猛善战,“质直”“敦厚”,喜《巴渝舞》,唱《竹枝歌》,形成独特的“巴渝文化”,这与人才济济,文化发达的蜀地不可同日而语。经过长期相互融合,两地文化渐趋一同,仅在边远山区保留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近代,巴文化迅速崛起,大有超过蜀文化的趋势。历史上两地文化的差异,应是今日设置重庆直辖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历史记载,我们对“巴渝舞”与武当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远古到春秋,早期巴人在武当山存在了二千多年,牧野之战中首现的“巴渝舞”是由居住在武当山的巴人所创编的;知兵善战、刚勇好舞的巴人及“巴渝舞”在武当山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巴渝舞”名号及曲辞嬗变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渝舞"为唐前极重要的一种歌舞,随着朝政更迭,其名号异代异称,其曲辞屡屡改变.汉世之前,名号为"巴渝舞",曲辞未详.两汉之时分为两个阶段:建安十八年前,其名号、曲辞皆袭前代;其后,因王粲创作新辞,名号曲辞均有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变易递增,情况复杂.隋代罢用"巴渝舞",史皆不载.唐代重视"巴渝舞",有文人模拟而作.唐后,渐次衰亡,翻览载记,忽焉似亡.  相似文献   
4.
巴渝舞的演变与流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爱华 《体育学刊》2003,10(3):60-62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学科原理,结合献资料、背景综合分析,对三峡库区巴人体育——“巴渝舞”的演变与流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巴渝舞在悠悠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嬗变为两支:一支是在汉初被列入宫廷燕乐,自汉至唐,长达千年;另一支是巴渝舞之精华,即民间巴渝舞。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演化为三峡库区巴人后裔的“羽人舞”、“盾牌舞”、“踏蹄舞”以及武陵山区土家族的“摆手舞”,它们都在民间流行千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巴渝舞"作为中国文字记载中最原始、最古老的戏曲、舞蹈品种之一,经历了起源、发展、衰落的生命历程。大量的档案文献梳理,厘清了宫廷巴渝舞和民间巴渝舞的嬗变脉络,考证到宫廷巴渝舞在宋代消亡的直接原因,并首倡民间"现巴渝舞"之说,为"巴渝舞"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准确而详实的档案佐证资料。  相似文献   
6.
土家摆手舞     
摆 手 舞 是 土 家 族 最 有 影 响 的 大 型歌 舞 ,歌 随 舞 而 生 ,舞 随 歌 得 名 。《后 汉书 》 称 摆 手 舞 起 源 于 古 代 的 巴 渝 舞 。《晋 书·乐 志 》 认 为 舞 曲 四 篇 中 就 “矛渝 ”、“弩 渝 ”是 离 不 开 武 器 的 ,故 为 古代 一 种 战 舞 。 巴 人 跟 随 周 武 王 伐 纣 ,“歌 舞 以 凌 , 殷 兵 大 溃 ”; 秦 末 刘 邦 反秦 ,巴 人 以 巴 渝 舞 勇 挫 秦 兵 ;明 嘉 靖 年间 土 司 兵 抗 倭 寇 ,大 跳 摆 手 舞 ,乘 倭 不备 ,大 败 倭 寇 。 后 来 ,这 种 兵 战 舞 蹈 逐渐 演 变 成 土 家 祭 祀 文 化 活 动 , 各 …  相似文献   
7.
"古兵法武乐"在汉哀帝时的音乐机构改制中产生,它是汉代之前所传承下来的且具有雅乐性质的军乐,汉初存于乐府,哀帝时纳入太乐署。  相似文献   
8.
巴渝舞研究者从巴渝舞的名称、起源时间和地点、所涉及的民族及内容形式的特征等诸多方面展开讨论,基本廓清了巴渝舞的本来面目,为进一步研究巴渝民族文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甘毅臻  王小卫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96-496,F0003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历史记载,我们对"巴渝舞"与武当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远古到春秋,早期巴人在武当山存在了二千多年,牧野之战中首现的"巴渝舞"是由居住在武当山的巴人所创编的;知兵善战、刚勇好舞的巴人及"巴渝舞"在武当山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民族史学、体育理论、体育史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对三峡地区先民——巴人的巴渝舞历史渊源及特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巴渝舞”产生于巴渝地区巴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与战事之中;“巴渝舞”因发源于巴郡渝水流域而得名;“巴渝舞”是一种武舞与集体性舞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