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圈》2011,(34):2-2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成廉·大内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Z型文化”“Z型组织”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吝的;同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问世,  相似文献   
2.
胸怀     
疾病.战乱,自然灾害……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充斥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灾难。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可是这“芦苇”的栖息地是如此的多灾多难,作为既有智慧又很脆弱的“芦苇”,该怎样躲过这一个个劫难,图谋生存和发展呢?  相似文献   
3.
对于十八九岁的高中生而言,花样的年龄,对未来满怀憧憬。但是,在此背景下,学生极易单纯、虚妄乃至固执。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培育,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当然使命。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帕斯卡尔认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在高中教材里不乏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作品,《我为什么而活着》就是其中的一篇。读完这篇课文,我们会惊叹于作者罗素的伟大。作为20世纪英国的  相似文献   
4.
昀熙 《职业圈》2014,(31):54-55
理查德·帕斯卡尔是牛津大学的协同院士,也是圣塔菲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他曾经参与多个全球500强的公司进行组织转型。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有些缺憾虽无法弥补,令人痛彻心扉,但怀揣梦想和信念的人总能创造奇迹,为人们带来惊喜,让那些令人心痛的缺憾变成一个个美好的回忆。【速读】请在4分钟的时间内读完下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信念的翅膀陈亦权1968年,帕斯卡尔·克雷曼出生在法国小城图卢兹,他天生就双手残疾,上学的时候,父母还请了一个保姆帮他打理生活,包括翻书和写字。克雷曼非常渴望  相似文献   
6.
法国近日出版了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于1837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帕斯卡尔.布鲁诺》。170多年来,大仲马的这部小说一直不为人知,但它的内容却为后来的《基督山伯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帕斯卡尔信仰问题的言说方式分析入手,为帕斯卡尔信仰理论尝试性定位。帕斯卡尔就人生处境问题、"打赌说"、个体信仰印证的各种言说方式体现了帕斯卡尔信仰观的生存论倾向。其信仰问题的探索处于理性证明型信仰观向生存体验型信仰观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中一株最脆弱的芦苇,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湖南省优秀青年教师陈迎在执教《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一课时,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火花,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多维对话,实现花和人、内容与形式、风姿和精神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9.
周.com语录: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如是说。人贵在反思,做人如此,作文也不例外。关键词一:凡·高没人会把凡·高的耳朵当成一块焦黄的烧饼,事实上,凡·高的耳朵却被人一次次地甩到台面上暴露在空气中,并企图用一个血淋淋的场面刺痛观者的双眼,震撼观者的灵魂。那只可怜的耳朵被着  相似文献   
10.
一、见解要给人以启迪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高考议论文要想从尽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中突围,就必须有一个给人启迪的独到见解。独到见解从何而来?它从思维方式的转变而来。那么,思维方式又该怎么转变呢?如下六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