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4981篇
科学研究   293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0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9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论合喻     
合喻是以一个主导喻象为核心,由诸多比喻类聚而成的复合式比喻系统。它是作者根据自己 所(?)集的同类比喻的例证,用归纳的方法总结开发出的一个崭新的喻种。文章根据合喻结构组合的不同特 征,将其分为总分式、分总式和并列式三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从正面掌握了有关的化学知识,但在解释和说明某些具体问题时,总是感到力不从心,说不清楚.尤其是一些推理论证的问题,不会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判断.甚至,一些常用的化学术语都不会使用.  相似文献   
3.
应酬语的理解辨识是一个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对应酬语的辨识是寻求最大关联性的演绎推理过程。在相同条件下,当且仅当非应酬解释违背关联原则,达不到最大语境效果时,应酬解释才得以产生。而传统的套语式教学方法使得中国学生对英语应酬语的辨识过程正好与此相反。这种思辨推理过程的差异正是中国学生容易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回溯推理在逻辑上常常被人忽视,论及亦有分歧.应把回溯推理定义为"从已知的结论导出前提的推理",它的一般形式是"q,所以p",它的完整的逻辑形式是"q,并且p→q,所以p",它的结论是或然的.  相似文献   
5.
6.
7.
基于领域本体对专利情报知识挖掘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然  李晓菲 《情报学报》2008,27(2):212-217
专利作为企业间竞争博弈的重要信息源,通过对其进行深挖掘可以把握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战略以及未来的产品布局,同时还可借助既有专利信息进行产品发明及再创新,故对专利情报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实现隐性知识发现是当今热点问题.通过以实际工作中血管支架专利分析为例,结合对专利情报本身结构的分析,并引入本体理论,同时借助TRIZ和推理机制等概念,初步探讨基于领域本体的专利情报知识挖掘,拟研究一种可以面向专利用户实现智能化情报挖掘体系,从而有效支持专利知识的共享与重用.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构建看未来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柏林 《情报学报》2004,23(4):463-468
本文从信息构建出发 ,进而引申到知识管理与知识推理 ,最终提出了知识基础工程。在设计并实现自然语言的语法开发平台时 ,产生了构建知识库的设想。利用语法开发平台 ,就可以对自然语言的语法进行开发 ,加上一个好的算法 ,就可以对大规模文本进行自动分析。对分析过的句子进行内容提取 ,并用面向对象方法和逻辑形式进行格式化 ,得到以面向对象为特征的常识知识库和以逻辑命题为特征的专家知识库 ,这应该是知识发现、知识管理的最高层次 ,也是知识工程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刘振 《新闻世界》2004,(8):37-38
今年6月初,黟县警方破获一起陈年白有案。此案破获的关键在于省公安厅权威法医徐龙依据陈年白骨描绘出死生前的体态特征。徐龙,省公安厅刑侦专家组成员,一级法医官,主任法医师,我省法医界权威人士。他更像一个学型的刑侦人员,外表温尔雅,不愠不火,内里善思善向,追根究底。他参与破获的疑难案件,如今已难以数计。从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也成就了他人生的精彩华章。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并列并”句子?我们把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或多层次的并列成分的句子,简称为“并列并”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