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中国档案》2015,(1):68-69
法国:公共图书馆惊现莎翁《第一对开本》在威廉·莎士比亚生前,他所写的许多剧本尚未出版,直到1623年(莎士比亚去世后7年),他的同事约翰·赫明斯和亨利·康德尔才将所有能找到的剧本合并出版,名为《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喜剧、历史剧和悲剧》,内含36部剧本,其中18部是首次出版。由于此全集是以对开本的形式印制,因此,西方通称《第一对开本》。该书被认为是莎士比亚一半戏剧作品的唯一可靠文本,是全世界最珍贵的书籍之一。现在,法国北部一家图书馆发现了一本之前不为人知的《第一对开本》,使全世界已知的该书现存总数增至233本。  相似文献   
2.
康德尔比较教育方法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德尔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形成有其坚实的理论渊源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在分析了当时比较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康德尔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思想.他认为,民族主义、民族特性和国际主义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因素和力量分析是开展比较教育研究的切入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对理解当前比较教育中的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康德尔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主要观点是:(1)博雅教育是教师教育课程的基础;(2)强调理解与教学联系的学科;(3)强调学习像历史这样特别学科;(4)教师必须学会怎样和为什么把自己的知识与各种各样的学生联系起来;(5)重视教师道德教育。整理和学习康德尔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对改善中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康德尔的《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是其对二战后世界范围内教育出现的一些新形势和新变化的把握和分析。"教育新时代"是一个复数的概念,它受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面向生存、面向人、面向国际三个新内涵。康德尔对教育新时代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进行分析并提出比较教育在目的论、方法论、研究模式、研究切入点等方面的新发展。其观点如比较教育研究对国际视野的关注、对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的重视以及对研究者问题意识的培养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康德尔既反对闭关自守,也反对盲目崇外.他认为,应根据本民族的需要,批判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遗产,建立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这对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我们必须立足与我田传统教育的继承、弘扬与现代化,在借鉴外国先进教育的同时,把我国民族传统教育中的优秀因素也推向国际化的潮流中,使之成为教育国际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自由教育是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康德尔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尔身处的动荡时代激发了其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早期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则奠定了其历史人文主义的思想底色。康德尔的自由教育思想试图在历史人文主义(传统)与进步主义(现代)之间求得平衡。这种兼容并蓄的特点使康德尔可被称为“现代的传统主义者”。康德尔之所以在美国教育史上未获得足够的关注,是因为他的自由教育思想迥异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进步化”和“科学化”潮流。康德尔的自由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对于学界系统地理解其比较教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钟鲁斋的《比较教育》对康德尔《比较教育》的借鉴和超越,体现了中国比较教育学初创期由移植到创生的特点。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译介康德尔的学说,钟鲁斋首次以书评的形式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进行了全面、准确的介绍,也在比较范围、编排体例、材料来源三个方面超越了康德尔的研究。他的成功昭示了比较教育学者创新的若干条件:1.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有国外教育的深切体验;2.研读经典,汲取比较教育学大师的思想精髓;3.超越经典,勇于成就一家之言;4.立足历史,洞察现实,从本国教育实践出发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