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以巡抚名官,“起于懿文太子巡抚陕西”,时为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得名于“巡行天下,安抚军民”[的特殊使命。初为临时性差遣,“事毕复命,即或停遣”,“各省专设,自宣德五年(1430)始”。偏沅巡抚则晚至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始设。偏沅巡抚在明清两朝曾存在近130年之久,但湖南历史上这一最重要职官的建置变动情况,目前尚未见到专文介绍和论述,论文对此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沈阳最早被称侯城,唐代因沈水而得名沈州,元代因位于沈水(今浑河)北岸而得名沈阳。1680年,在城外增筑关墙,与内城的8个城门对应各设8个关门,即抚近门外大东关的大东边门,内治门外小东关的小东边门;德盛门外大南关的大南边门,天祐门外小南关的小南边门;怀远门外大西关的大西边门,外攘门外小西关的小西边门;福胜门外大北关的大北边门,地载门外小北关的小北边门。文章将详细介绍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5,(4):29-36
历史上有同名而不同设置时期、不同境域的汉置南广县与梁置南广县之分。学界过去对此研究明显不足,有诸多纷扰和混淆,至今余波未息。将传统文献与考古发现结合,考述"南广"的建置和沿革,可以为全面认知宜宾地区行政建制变迁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例子,进而有助于从"地方"视角增进我们对区域历史地理及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从海南岛最初设治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设治之前 1、最初记载——海南岛的地质构造海南岛在百万年之前原是和大陆相连接的半岛。如今的广西勾漏山,当初一直延伸到海南岛,同五指山相连接。《黎歧纪闻》称:“五指山据歧之中,其形五峰突出,中峰独大,形若手指,故名五指,其脉来自安南,海外第一形胜地。”  相似文献   
6.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从秦朝开始,历代王朝均在此设置建制治所。镇远名称来源于宋代,宋理宗宝祜六年(1258),新筑黄平,赐名镇远州。镇远作为府治是从明永乐十一年(1413)开始的。当时,明王朝设置贵州布政司(这是贵州作为独立行省的开始)贵州开省设置八府,镇远府是八府之一。清代沿袭明制,仍置镇远府,并在嘉庆年间扩大了镇远府所辖范围。  相似文献   
7.
志书"政区"部类从行政区划管理的角度,反映各级政区的综合情况.在"政区"的编纂过程中,要认真收集、科学论证相关资料,客观真实、系统全面地反映政区的变化历程,传承历史文明和优秀传统.着重反映当地的基本面貌,对真实、生动展示和宣传当地,反映各行业、各单位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成就、新风貌,推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都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史学、地理学、方志学、政治学研究和区划地名、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行业规划、城乡建设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于推动地区间交流,促进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湘黔滇驿道"特指元、明、清三代东起辰州沅陵,西达中庆昆明的官修驿道。该驿道在元代始获国家开发,贯通的标志是元王朝在普安路段建立站赤。元明政权更替后,该驿道在明洪武年间得到重建,重建后驿站数量增加,路线也较元代清晰。清雍正年间,该驿道再次经历大规模调整,调整后驿道有多段北移。经历三朝变化的"湘黔滇驿道",最终对湘、黔、滇三地的现代交通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宜昌古城起肇春秋时期,在历史演变中留下诸多疑惑,其中以梁陈之际尤甚。要破解梁陈之际宜昌古城地带历史演变中所留下的诸多谜团,就要理清此间我国南北地域经历的朝代更替情况,明确此间古城地带所处的行政隶属关系,考究此间古城地带历史的建置状况,这样就能理解把握此间古城建置演变、治所迁徙的背景、依据和要领,廓清此间古城历史演变中的复杂性,认识梁陈之际宜昌古城地带所历相关朝代的建置沿革情况。  相似文献   
10.
州县是清代政权体制中的基层政权,是一切政事的开始。由于在地方政治中的重要地位,研究清代政治史的学者对其表现了浓厚兴趣,但对衙署内的书吏分多少房尚存争论。从《南部县档案》及其他原始文献的记载看。州县除了六房之外,还遍设承发房,其余之房因需而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