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8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形声字占现代汉字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要全面认识现代汉字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必须研究形声字.而目前师专《古代汉语》形声字的教学仍旧停留在介绍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一般规律和形声字的造字方法、结构形式阶段,这极不利于学生对形声字的掌握,因此,还必须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对形声字的教学内容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明了个人观点:要把识字教学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位置;要始终把握识字以识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为目标;要用形声字的知识和规律解决和指导识字教学;要在语文其他知识的教学中贯穿识字教学;要激发学生识字的需求感,让学生自觉识字。  相似文献   
3.
形声字,因其“半主义,半主声”,构字能度强,而成为汉字系统的主体。义符和声符是组成形声字的两大构字部件。义符具有从某一侧面提示形声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范畴的功能并有一定的类化作用;声符与形声字所记词的语音有特定联系,同时,声符还能显示形声字组的语源关系。单纯记音的声符仅有表音功能,对语源研究不起作用;同源派生词的形声字,除具有表音功能外,不具有示源功能,对语源厂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寅庆 《现代语文》2007,(9):114-115
在汉字中,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构成,形符主义,声符主音.但声符也有表义的情况存在,而且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我国语言学家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现象,关于形声字声符兼义规律的探索,可以追溯到许慎的<说文解字>(后简称<说文>).宋代王圣美为此还提出了"右文说",他之后的张世南、王观国也有类似观点.宋末元初的戴侗著有<六书故>,以各字原义为纲,释同声符形声字之义.  相似文献   
5.
6.
本期承接上期继续讲解、分析组成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 一、形旁解析: 心理、生理类(7个,加"△"号的不能独立成字)  相似文献   
7.
词语贴士     
《小作家选刊(小学)》2011,(11):13+15+17+20+24
涣然和焕然这两个词的区别主要在"涣"和"焕"意思的不同。它们都是形声字,左边的形旁体现了它们意义的不同。"涣"的左边是三点水,指像水蒸发那样消散,"涣然"便用来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常用在"涣然冰释"这个词语中,如"当他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他们之间长达十几年的矛盾涣然冰释了"。"焕"的右边是火字旁,指像火发光那样  相似文献   
8.
现代形声字的表义表音功能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字的90%以上都是形声字。于此,对汉字的形旁表义功能与形旁的表音功能进行了综述性的评介。  相似文献   
9.
汉字在历史发展中增衍繁多的主要是形声字,同从一个声符的字就有许多。因此,字族、声符示源和语源义等内涵是研究形声字最基本的概念。本文拟对《说文·人部》形声字中散见于训诂专书和其它典籍中的同声符字所构成的同族材料加以甄选,进而对《说文·人部》中声符字假借义无文献用例的形声字声符的示源情况,做了较为细致地考证。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大,学生容易遗忘和混淆,这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个事实。如何使学生快速认识、牢固掌握?也一直是教师们思索的问题。为此,本人就这一问题在识字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下面介绍几例识字方法。一、比较识字课本上很多要学的字,它们在音、形、义上都有某种相关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