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瑾的孤独     
如果你看过秋瑾的照片,你一定会觉得:"怎么那么美?"而且,她的美是超越性别的。其实秋瑾来自一个保守的大家庭,她的父亲做官,替女儿选了一个当官的夫婿,他们结了婚,夫妻感情也很好。有人猜测秋瑾是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体育史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徐锡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小文武双全,对体育强健身心抱有极大兴趣。成年后,他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在新式学堂教育中,他倡导引入广泛的体育教学,开创了体育走入教育、走入人心之路。  相似文献   
3.
《历史档案》2011,(4):3-11,21
安徽布政使冯煦等为徐锡麟枪击巡抚恩铭致伤请派兵事致端方电 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万急。南京大帅端:辰。新帅今早赴巡警学堂大考,会办徐锡麟持枪对新帅乱击,身受数伤,势甚沉重,余人亦有受伤。现闻徐带学生围军械所,合城惊惶,望酌派得力队伍,带枪子弹附轮速来为叩。本司煦、秀、植叩。宥。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范爱农》(北京版必修一)一文记叙了爱农之死: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凫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这里"同乡"为周作人。1912年7月10日,爱农落水而死。《鲁迅日记》7月19日,接二弟信,闻爱农之死,"为之不怡累日"。7月22日夜又写了《哀范君三章》,表达了对范爱农深切的  相似文献   
5.
本简要探讨了徐锡麟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特色,对他的教育救国,革命救国,军事救国思想的内容和实践作了阐述,指出教书救心,理论结合实践,重视体育活动是其主要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6.
辛亥先烈徐锡麟,字伯荪,浙江山阴(绍兴)人,自幼好学,勇于探索,博览群书,勤于观察,由自学而精于数学、天文,尤长于测地文学。1901年,徐锡麟29岁,被当时刚开办的绍兴府学堂聘为经学兼自学教习(教师),两年后,升为副监督(副校长)。此时,徐锡麟开始致力于革命活动,除密谈革命、训练体操外,十分重视测量绘图文学。他曾对府学堂学生童杭时说:“吾侪将来行军,须先测明地点与途径,并测明我炮弹能及远若干,则对敌作战,百发百中,胜算可决……故测量文学,甚重要焉。”(《徐先烈伯荪先生事略》,1947年8月24日《东南日报》)为了举兵起义,他根据零星资料和…  相似文献   
7.
张伟 《教育文汇》2014,(10):21-21
最近在报上看到一则笑话:某校历史考试有一道选择题:“黄花岗起义第一枪是谁开的?A、宋教仁B、孙中山C、黄兴D、徐锡麟”。考生想了想,选c。第二题:“黄花岗起义第二枪是谁开的?ABCD选项同第一题”。考生傻了,就选B口巴!第三题:“黄花岗起义第三枪是谁开的?ABCD选项同第一题”。  相似文献   
8.
徐锡麟》在黄梅戏艺术创新发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以本土历史事件为题材,真实表现革命党人的英勇斗争;突破旦角为主模式,着力表现历史英雄人物;根据需要适当吸收借鉴其它戏种的元素,强化表现力,构成了该剧三个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开办新式学堂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借助清末兴学的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新式学堂发展成为自己宣传和组织革命的阵地,徐锡麟任教和兴办新式学堂的历程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最终,新式学堂演变为培育革命力量的基地和清末革命浪潮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秋水 《档案时空》2012,(1):16-18
在辛亥革命的大潮中,出了一位女英雄,她就是秋瑾。秋瑾年青时代,为寻求救国的真理,毅然抛夫弃子,东渡日本。之后,她相继加入了光复会、同盟会等组织,积极投入反清革命的伟大斗争。后因起义筹划不周密,失败被俘,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