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4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33832篇
科学研究   1344篇
各国文化   375篇
体育   962篇
综合类   938篇
文化理论   197篇
信息传播   244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909篇
  2014年   2404篇
  2013年   2309篇
  2012年   2662篇
  2011年   3418篇
  2010年   2955篇
  2009年   2571篇
  2008年   3260篇
  2007年   1984篇
  2006年   2336篇
  2005年   2561篇
  2004年   3843篇
  2003年   1602篇
  2002年   1416篇
  2001年   1313篇
  2000年   994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诞生于清末的畲族小说歌在现今社会既遭遇了危机,也面临着机遇。在群体、地方精英和政府的协同下,畲族小说歌的传承与保护有了新成果。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畲族小说歌的保护也要与时俱进,在抢救的同时,注意其生存空间的扩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融。  相似文献   
2.
人们阅读鲁迅的作品自然不会忽视那些奇特的、精彩的、富含张力的语言,但往往会忽视那些看似平常的、随意的词句:即使留意了,有时也会因为不能准确理解其妙处而漠然视之,甚至横加非议。比如他的散文诗《秋夜》的第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便因其表达的啰嗦、寓意的特殊而往往为人所诟病。  相似文献   
3.
4.
《考试周刊》2019,(A3):17-18
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题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赋分高,得分低的压轴题。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习惯于借题悟道,即借助一道道题目的演练去掌握解题角度和思路,收效甚微。笔者打破常规思路,采用"借文悟道"和"以写悟道"的形式进行小说结尾表达题的创新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康、乾时期才子佳人小说绝大部分以大团圆作结。但才子佳人们最后的终成眷属难掩之前故事所展示的现实悲凉;辞官归隐或修道成仙结局的大量出现,映射的却是小说中普遍存在的"人生如梦"思想和虚无观念。这种矛盾而复杂的文本状态,与早期同类小说中简单明朗的爱情喜剧特质迥然有异,却真实反映了康、乾时期才子佳人小说作者对叙事操作的调整及创作思想的渐变。  相似文献   
6.
纵览《千字文》的书史长河,无论千字韵文的诞生是多么地富有文化气息,还是千字文的书写名家名帖辈出,都绝对是蔚为壮观,值得欣赏。欣赏书法作品需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局部欣赏要关注点画间的表现力,整体欣赏要关注结体章法的独特美。拓展延伸,更显现了千字文书写的蔚为壮观。学生在学习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书家精神在书法作品中的显现。  相似文献   
7.
路善全 《学语文》2002,(3):32-32,39
钱钟书于1947年发表的《围城》,以其对中外文化渊博精深的把握,以及对世态人情细致入微的体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以其形象符号的多重含义在中国乃至世界现代小说人物画廊中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8.
陈标  章亮 《贵州体育科技》2003,(4):10-11,18
  相似文献   
9.
赵爱兵 《学语文》2002,(2):17-17
鲁迅的《祝福》是中学教材中传统名篇。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往往只注意讲祥林嫂和鲁四老爷,还有柳妈和作品中的“我”,而对作品中的卫老婆子这一人物形象很少涉及,或者干脆不提。《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分析《祝福》的人物形象时,对之也是只字未提。笔者认为,作为中介入的卫老婆子在小说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只是历来被忽视而已。其理田有二:  相似文献   
10.
杜昱 《集邮博览》2003,(4):28-28
天然橡胶18世纪就已经发现了,直到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才首先用于套鞋和雨衣的涂层。然而这些涂在衣、鞋外面的天然橡胶天热时总是粘粘糊糊的,寒冷时却是硬梆梆的失去了弹性。要使天然橡胶、硬而不粘,富有弹性,当时不少人做的所有尝试全都失败了,天然橡胶仍然是要么粘乎乎,要么硬梆梆,无法扩大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