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验发现兔胆和熊胆对心脏的作用相似。对蟾蜍心脏有兴奋作用,能预防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在常压缺氧条件下有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并提示,兔胆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强于熊胆。  相似文献   
2.
胸部手术后心律失常15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律失常是胸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10%~41.94%。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我院自2001.6~2007.5月共行胸部手术972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54例,发生率15.8%,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绞股蓝总皂甙给小鼠灌胃的最大耐受量为9g/kg.绞股蓝皂甙700,350,180mg/kg经大鼠灌胃,可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抑制率分别为60.7%,73.3%,26.5%;使大鼠血清总胆固醇(CH),甘油三脂(TG),β—脂蛋白(β—L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000 mg/kg,500mg/kg绞股蓝皂甙可抑制氯仿及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绞股蓝皂甙还有一定程度的急性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预后恶劣。本文对368例慢性肺心病并发120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类型、影响因素、原因与机制、治疗及预后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恐高,有的学生甚至不敢上高楼,不敢从高的地方向下看,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恐惧还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等。过度的恐惧可使冠状动脉痉挛,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导致心绞痛和心肌梗塞。针对此,笔者在上体育课时有意识地创造了一些高空环境,让学生循序地"面对"自身的恐惧,通过这种渐进的过程,使学生摆脱对高处的恐惧心理。树立信心、亲自实践,挑战恐高、战胜自我。我们用游戏的方法来循序渐进地战胜恐惧。  相似文献   
6.
宇飞 《西藏科技》2006,(9):6-8,2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之一。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达1%,并随着年龄而增加:房颤的临床危害小仅在于其发作时的临床症状(心悸、加重心功能不全)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影响,更严重的危害是可以引起心悸、血液动力学改变、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生活质量下降、血栓栓塞并发症等,是无可争议的中风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增加5倍,湿著增加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7.
In cooperation with colleagues from the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ver the past 15 years, researchers from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SIMM), 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rm of CAS, have developed a new injection of acehytisine hydrochloride as a natural medication against heart rhythm disorders. The drug was officially approved on August 22, 2005 by China's State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SFDA) as a new and marketable pharmaceutical for clinical therapy.  相似文献   
8.
武兵 《武当》2006,(2):26-27
1、林中晨练许多习武者有“闻鸡起舞”的习惯,尤其喜欢在公园、广场的树林中晨练。从医学角度而言,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植物在夜间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清晨太阳尚未升起,树林中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此时的空气是一天当中最不洁净的,这与习武者希望在晨练中吸收新鲜空气的愿望是相违背的。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晨练对人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易使习武者出现胸闷、气短、心律失常、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常芸 《体育科研》2012,33(4):11-16
运动心脏作为运动员所特有的"高功能,高储备,大心脏"一直被认为是运动员良好体能状态的重要保障,但在运动训练监控中我们发现一些运动员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脏结构改变和心律失常现象,往往影响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常常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医学研究也显示,在大运动量训练与反复大强度运动后运动心脏细胞与亚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发生了某些失代偿性改变,引起运动性心肌微损伤,而且,右心房、右心室及内膜下心肌组织是运动心脏对大运动量训练与反复大强度运动的敏感区域,又称易损部位。尽管目前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现象已为人所知,且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也与运动性心肌微损伤有关,但其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运动员心肌微损伤与运动性心脏意外的发生很难早期诊断、预测和防治。针对优秀运动员潜在心脏隐患的调研也证实优秀运动员存在较高的心律失常风险,且专项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更为常见,一些运动员因此而退赛,甚至退役。运动性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影响运动员体能、健康以及正常训练比赛的重要原因之一,制约了部分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的提高。部分退役运动员留下了永久性的心律失常。本文主要针对运动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以及病理变化与发生机制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开展运动性心律失常电生和分子病理的研究,规避运动场上心血管意外的发生,保障运动员健康、延长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方法通过对37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植物神经及内分泌调节失常、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代谢失衡密切相关.结论改善低氧血症,调节植物神经减轻应激反应,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可以减少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