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常芸 《体育科研》2012,33(4):11-16
运动心脏作为运动员所特有的"高功能,高储备,大心脏"一直被认为是运动员良好体能状态的重要保障,但在运动训练监控中我们发现一些运动员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脏结构改变和心律失常现象,往往影响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常常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医学研究也显示,在大运动量训练与反复大强度运动后运动心脏细胞与亚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发生了某些失代偿性改变,引起运动性心肌微损伤,而且,右心房、右心室及内膜下心肌组织是运动心脏对大运动量训练与反复大强度运动的敏感区域,又称易损部位。尽管目前运动性心肌微损伤现象已为人所知,且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也与运动性心肌微损伤有关,但其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运动员心肌微损伤与运动性心脏意外的发生很难早期诊断、预测和防治。针对优秀运动员潜在心脏隐患的调研也证实优秀运动员存在较高的心律失常风险,且专项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更为常见,一些运动员因此而退赛,甚至退役。运动性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影响运动员体能、健康以及正常训练比赛的重要原因之一,制约了部分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的提高。部分退役运动员留下了永久性的心律失常。本文主要针对运动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以及病理变化与发生机制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开展运动性心律失常电生和分子病理的研究,规避运动场上心血管意外的发生,保障运动员健康、延长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2.
袁旭鑫  常芸 《体育科研》2012,33(4):30-34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心肌早期生长应答基因Egr-1在蛋白水平的变化特点,为运动性心肌微损伤及心肌功能异常发生机制的阐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一次力竭游泳运动组、两周反复力竭游泳运动组及安静对照组,分别于力竭运动后即刻、6 h、12 h及24 h取材,应用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大鼠心肌Egr-1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一次力竭运动组大鼠心脏各部位Egr-1蛋白含量即刻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24 h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反复力竭运动组大鼠心脏各部位Egr-1蛋白含量即刻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6 h组、12 h组、24 h组大鼠心脏各部位Egr-1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力竭运动后心脏各部位Egr-1在运动后即刻明显升高,表明心肌细胞Egr-1对力竭运动刺激产生快速应激反应,可能诱导炎性细胞的趋化、聚集以及氧自由基的产生。而心脏各部位Egr-1在力竭运动后24 h内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力竭运动后心脏Egr-1改变属早期应激反应,且此反应属可复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调查访问等方法 ,对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中国体育科学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 :中国体育科学表现出科学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研究手段多样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开始步入国际体育科学舞台等 4个方面的特点。但是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存在着创新性研究成果 (假说 )不多、研究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体育科学研究发展不平衡、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地位不高等问题。另外 ,中国体育科学应当在理论研究突出重点 ;应用研究突出实用特征、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加强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 ;建立中国体育科学数据平台 ;不断提高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中地位等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4.
猝死研究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国、英国及南非的一些心脏学家在今年最近一期心脏学研究权威杂志——美国学院心脏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心肌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所致的猝死”的论著,此项研究为猝死发生机制的探讨开辟了一个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引起了学术界关注。 众所周知,运动性猝死是多少年来困扰运动医学专家、教练员及运动员的一大问题。人们苦苦“探索,寻求  相似文献   
5.
反兴奋剂斗争的新挑战——基因兴奋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芸 《体育科学》2006,26(9):F0002-F0002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一种新型的医学方法——基因治疗,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体基因治疗的成功给某些长期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根治的希望。然而,可悲的是,一些专业人士试图把基因疗法用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改造,借此提高运动成绩。所谓基因兴奋剂是指将可以提高运动能力的基因通过基因治疗的方式导入运动员相关的靶细胞内进行基因改造,以获取竞技优势的方法。基因兴奋剂使用一旦成功,其高效性、隐蔽性必将使心怀叵测者趋之若鹜,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根据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专业人员已可以按照需要对运动员的基因进行改造或替换,通常以不致病的病毒做载体,将能够提高运动能力的基因转染到人体中,这种人为导入的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与人体天然形成的蛋白质几乎完全相同。与其他兴奋剂相比,基因兴奋剂的隐蔽性更强,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性还鲜为人知,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检测方法与手段。需要引起注意的有以下几种基因兴奋剂。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DNA多态性与人类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芸  高晓嶙 《体育科学》2004,24(11):26-29,78
综述了有关线粒体基因组(mtDNA)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研究:mtDNA为16569bp的双链闭环分子,含有37个基因,排列紧密,无内含子。其转录、复制受核DNA调控,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核DNA表达;mtDNA的多样性很高的结论被进一步证实,且mtDNA的差异主要分布在群体内的个体间,而群体间的差异较小;目前研究认为,mtDNA多态性可能造成群体中有氧代谢能力的个体差异,是决定有氧能力和训练敏感性的可能分子机制之一。展示了中国运动员和汉人mtDNA HVR Ⅰ多态性,及其与运动能力关联性研究的结果,并对比分析了限制性酶切、直接测序、活细胞培养等方法对mtDNA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研究结果,发现众多研究结果还存在不少争议,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mtDNA作为良好的遗传标记,对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析及其与运动能力表型的关联研究和分子遗传学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因兴奋剂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兴奋剂是伴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兴奋剂,其隐蔽性极强,具有许多鲜为人知潜在危害性.综述了基因兴奋剂的种类、机制、危害和相关的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分析发现,在可能出现的基因兴奋剂中,提高耐力素质的基因兴奋剂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提高力量素质基因兴奋剂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和生长激素(GH)等.基因兴奋剂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同时对运动员健康与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基因兴奋剂检测技术已成为全球反兴奋剂工作重点攻关项目.目前基因兴奋剂检测的研究主要从检测载体、导入的外源性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蛋白质,以及外源性基因对人类正常基因表达谱和蛋白质图谱的影响等几方面着手.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开发出高效、成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医生治病要开医院处方,目的在于针对不同病例决定最适宜的药量与配伍,以对证下药。同样,为了增进健康做健身运动时,也要根据不同个体情况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狭意地讲,所谓健身为目的科学运动计划即称之为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的制定是从保障健身运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前提的,这样,如何制  相似文献   
9.
马延超  常芸  张缨 《体育学刊》2006,13(3):47-50
为进一步探讨运动性心脏肥大发生的机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70只SD大鼠进行75 d耐力训练过程中内皮素信使核糖核酸(ET-1mRNA)的表达量进行观察。以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心肌组织总核糖核酸(total RNA),测定心房肌中ET-1mRNA,以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照,测定ET-1mRNA与β-actin mRNA的比值为每个测试样中ET-1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在5个时相点中,实验组心房肌组织ET-1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在中等强度运动造成的运动性心脏肥大发生过程中,心房肌组织的ET-1mRNA的表达量可能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常芸 《体育科学》2005,25(3):F002-F002
杰出运动能力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控制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及其对运动医学领域的渗透,各国学者通过关联与连锁分析对杰出运动能力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基因标记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获得了某些令人鼓舞的研究结果和启迪。目前,运动能力相关基因图谱分析发现,在核基因(nDNA)中,常染色体上有109个基因位点与运动能力相关,X染色体上有2个基因位点与运动能力相关。在线粒体基因(mtDNA)中有19个基因位点与运动能力相关。但是,由于方法学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