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评价是体质综合评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重庆市近600名16~18岁健康男女中学生的测试,以及文献资料的综合研究,对筛选体质综合评价中心理指标的相关问题——心身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心身在机能上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其机能水平之间却没有数量上的线性关系。通过较为系统的分析讨论,还初步提出将16PF 中的13项指标列为体质综合评价中的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方心灵哲学主流思想的功能主义,其理论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赞同,但也有哲学家对其提出了严肃的质疑.通过对功能主义及由其引起的相关争论进行批判性反思,认为功能主义在解释心身关系的前提下,感受性问题始终是功能主义无法回避的最大挑战.功能主义有其本身不能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硬核",是对心身关系问题的误解和简单化,最主要体现在其机械论基调(而非唯物论取向).心灵本体论的意识主现特性研究转向,才是较合理的解释心身问题的进路之一.  相似文献   
3.
取消主义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很重要的一种理论,罗蒂是其代表之一。文章从分析罗蒂取消主义的思想形成过程出发,阐述了罗蒂取消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取消主身关系、否认心理状态的存在、用神经科学来解释心理现象等等。从而说明罗蒂的取消主义思想具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心-身问题的出路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身关系研究仍面临着物质机制难以说明主观经验的困境,这主要由心物两界分立的传统观念所造成。只有革新物质观,心-身问题才能有真正的因果解释。  相似文献   
5.
斯宾诺莎心身关系学说表现了两种"必然性",一是自然规律的必然性,二是人必然地可以从奴役状态通达自由,正是后者表现出斯氏哲学中继承文艺复兴和开创启蒙运动之先驱、高扬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人的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孙淑苓 《科教文汇》2009,(1):280-281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心脏移植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该文从医学生理学与心灵哲学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期望对心身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心身关系是关于精神与物质、心理与大脑等心物之间的关系.心身关系理论的发展主要有离身认知和具身认知两类观点.具身认知观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观和身体现象学,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观点:心智是具身的;隐喻是思维的核心;认知是无意识的.具身认知观丰富并深化了有关心身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代表了心身关系的新取向,把心智活动归结为大脑、身体和身体经验的相互作用,认知活动取决于身体本身和个体在社会文化中获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9.
生命科学前沿若干问题的认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当代主导学科之一的生命科学前沿领域若干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问题 ,进行了哲学形态的区域辨析与定位聚集 ,得出了一些框架性的新思路。作者从人类大脑的独特性优势结构和抽象功能出发 ,提出了体现阶段性、位移性、递进性、综合性等新特点的“内在进化动力论” ,揭析了脑与基因系统之间的辩证性相互作用机制 ,论述了意识活动对大脑生理、机体生物学活动及其深微子系统的能动性反作用。这方面的探索 ,有助于充实强化哲学汲取生命科学前沿成果、构建与时俱进的新知识新材料支撑基础和体现更有效的解释力、更深广超前的预见力等理性品格与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0.
心身关系研究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几种主要心身关系论的形成原因,并作了深层观念的追溯。看到是传统观念的顽强和人们的理论价值倾向的不统一,而使心身问题陷于困境并且长期纷争。分析中也显示了解决问题的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