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奥古斯丁通过把自由引入哲学在西方思想史上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文章从对他的《论意志的自由选择》分析出发,逐步廓清具有前设意义的善恶概念,进一步论述自由意志的来源与它的使用,从自由意志的角度重新整理上帝与人的关系,这一问题又进而关涉到奥古斯丁关于上帝的救赎论与预知论。奥古斯丁在神学背景下对自由意志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的主体与意愿的独立,同时进行了刑罚与责任这一具有道德基础意义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恶人"或者"恶性"这一概念常用于对道德主体进行描述与评价,而能否做出准确的描述或是公允的评价要求对"恶性"有清晰的界定。当下对恶性的哲学讨论主要有三种进路:恶行进路、心理诊断进路以及品性进路。恶行进路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无法解释人们对恶人的一些直觉。心理诊断进路着眼于挖掘恶人本质的心理特征,但任意一种诊断均会面临恶性的过宽过窄问题。一种整合各种心理诊断的策略可望解决恶性的过宽过窄问题,但这种整合的可能性在于,要么引入恶的一致性要求,要么引入恶性的多轨结构。而恶的一致性要求和恶性的多轨结构是一种基于品性的恶性解释的应有之义,在这种意义上,品性进路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3.
当我在一个恶人身上发现一个美德,我就原谅了他的一千件恶行。 当我在一个善人身上发现一个伪善,我决不肯因为他的一千件善行而原谅他的一个伪善。  相似文献   
4.
司命神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主管人的生死、寿命和命运的神祗,它是官方与民间共同信奉的神灵.由于星占学的影响,司命神在汉代被进一步人格化,同时司命神被赋予更多的神性职能.司命神执行诸多职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劝勉人们诛恶行善,而民众信仰司命神多是为了求得延年益寿或消灾免祸.  相似文献   
5.
三聚氰胺、锦湖轮胎、瘦肉精等恶性事件,弄得消费者心神不定,最令人遗憾的是:与其说是当事人在道歉,不如说是为自己开脱。或许有人认为,解释也是当事人的一种权力,可是消费者不需要解释,需要的是对事件本身的阐述,解释就是在掩饰,而不是一种真诚的道歉,或多或少带有虚情假意。在一个为自己恶行解释的习俗中,本身就是对恶行的宽容。  相似文献   
6.
方正宇 《新体育》2021,(1):109-109
要在顶级赛场上避免更多的恶行和悲剧,解决之道还是“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比赛中就杜绝类似的苗头。如果有些恶行无法直接用法律加以惩处,那就必须进一步强化行业规范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