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0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爱丽丝》系列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经典,也是英国胡话文学的杰出之作。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人物语言和胡话诗的示例分析,展示了作家高超的创造力和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指出作品的语言特点是非逻辑的逻辑和有意义的胡话。同时,本文以此说明因为英汉语言的差异,只有阅读英文原著才能更好地领略其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2.
刘玲 《文教资料》2011,(5):22-24
纳博科夫被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先驱之一,其最广为人知的小说《洛丽塔》更是被评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开山之作。戏仿之手法在小说中比比皆是,而本文则从人物形象、叙事结构、魔幻色彩三个方面侧重分析它对童话故事的戏仿,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后现代特征,体会小说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文本在模仿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戏仿颠覆原始文本来表现当代被关注的事物.戏仿在历史编纂元小说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成为历史编纂元小说最重要的写作技巧之一.库尔特·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使用戏仿解构了传统的宗教,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历史写作,实现了琳妲·哈琴式的历史编纂元小说的写作.  相似文献   
4.
《大话西游》是一个典型的大众文化文本,分析它受欢迎的原因可以解释大众文化的一些表征。《大话西游》的狂欢化的书写策略诸如,戏仿、脱冕、狂欢化的广场语言等产生了文本的狂欢化审美效果,因此我们说它是一个“狂欢化”文本。  相似文献   
5.
方之衍 《新闻知识》2023,(1):77-83+95
在电子游戏中,玩家既能创建脱离现实的数字化身,还可实现性别转换扮演异性角色。本文以朱迪丝·巴特勒的性别操演与性别戏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青年玩家的访谈,将其性别转换实践分为操演型性别转换和戏仿型性别转换。玩家对性别转换的认识与他者的想象揭示了游戏空间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与性别转换作为性别戏仿的不稳定性。玩家虽然能够依托游戏展现性别转换的颠覆意义,但是始终无法摆脱游戏话语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网络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视角,分析了戏仿作品的构成要件以及网络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合理性,借鉴了国外法律的相关规定,对戏仿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一些立法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涛 《文化学刊》2009,(5):8-10
一、“山寨产品”与“山寨文化”的区分 2008年以来,“山寨”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流行语,如果不去了解它的意思就觉得自己跟时代隔膜了。单从词源上说,“山寨”一词当然早已有之。《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收录着,解释是:“1.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2.有寨子的山区村庄。”  相似文献   
8.
广西三剑客中,李冯的作品特点最鲜明,最容易命名。其小说明显分为两类:一类是戏仿历史题材,另一类是现实经验题材。两类小说均有鲜明的文体独立性。前者对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取一种分析与实验的态度,既有解构的游戏意识,也有建构的历史冲动。后者中的人物都有一种不同于世俗的内心激情,这种人物形象的出现,显示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业已出现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权力"话题是刘震云前期小说的一个着力点,作者的笔触透过千年的历史尘埃,展示给读者一幅光怪陆离的历史图景。作者把历史虚拟化、本质化,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被抽掉了血肉,而用想象力吹嘘进生命,让他们上演一幕幕情欲、权欲、物欲的无遮无碍、不隐不藏的活剧,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近几年来网络上出现频率较高的新型ABB构词方式的热门词语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语料统计和人工验证的方式,确定ABB式网络新流行语的实体范围,然后重点探讨它们的语用及修辞特点和功能。通过真实语料的分析,我们逐一探讨了其在指称、陈述、确指、泛指等几方面的语用机制,同时指出ABB网络新流行语体现出的当今网络热词修辞的新倾向——戏仿,并就其功能和文化属性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