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掌握语音和拼读规则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因此搞好初中英语启蒙教育应狠抓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2.
这场文字革命,对中国的文化影响,有功也有过。[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不同母语背景留学生汉语阅读中字音、字形作用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校正任务探讨了母语为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外国留学生在汉语阅读中字音、字形作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初级汉语水平的拼音文字背景留学生字音发挥主要作用,中级汉语水平的拼音文字背景留学生字音、字形起相同重要作用;无论是初级汉语水平还是中级汉语水平的表意文字背景留学生,都是字形发挥主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主要受其母语认知加工特点的影响,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受到母语和目的语认知加工特点两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人教社的同志将苏联的小学语文课本和我们当时的语文课本作了一个比较。结果发现:苏联的课本内容非常丰富,四年制小语课本就有70~80万字,而我们的小语课本总共才20多万字。当时人教社的同志分析认为:这种差距绝不是说明苏联的儿童比我们的儿童聪明,而是因为苏联用的是拼音文字,学生半年内就可以初步掌握拼写工具,以后三年就可以开始阅读。  相似文献   
5.
当汉字难认、难写、难记成为大多数人共识的时候,当识字教学在少慢差费、事倍功半中苦苦挣扎前行的时候,当小学生十遍、百遍机械地写着同一个汉字,拼命要记住它的时候,当五花八门的识字教学法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教汉字的教师们是不是真正了解汉字?比如,有多少教师能够讲清楚即为什么不能写成既?  相似文献   
6.
从英语单词发音入手进行有效记忆英语是拼音文字,由26个字母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单词,虽然巨大繁复的排序与变换,使得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单词带有相当大的困难,但是这里面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音,还要告诉他们为  相似文献   
7.
1不要死背词汇表 在语境的词汇教学中,鼓励学生不要单纯地死背词汇表.英语与汉语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这种对应只是相对的,英语是拼音文字,每个词的独立性很小.孤立地的死背词汇表会使学生产生错觉,以为词汇表中的英语词义完全等同于对应的汉语词,而忽略该词的其他意义.而且单纯地背词汇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该词的用法.因此,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掌握词汇.  相似文献   
8.
重新定义了对应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及韵母,将拼音方案中的四种声调用调母表示,增设了表达汉语语义的意母,所提出的汉语简化拼音方案不但使汉语拼音得到简化,而且由于调母和意母的加入,使按字、按词或成句、成段书写的拼音,声调固定明了,语义清晰确切,起到拼音文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热播,暴露出了当下人们使用汉字的一些尴尬,比如提笔忘字。所谓提笔忘字,就是会认、会读,但是忘了怎么会写。这与键盘的大量使用有关——电脑键盘、手机键盘等。有的人感到担忧,认为长此以往,母语的情感将会淡漠,汉字将遭遇很大的危机。但假如有危机,这危机到底是什么呢?提笔忘字,是汉字的特殊性所造成。同样是使用键盘,没有听说有英文危机、法文危机。因为英文等,是拼音化文字,在用键盘敲出一个英语词汇的时候,本身就是在书写和读音。汉字则不同。汉字的形体很重要,传统上尤  相似文献   
10.
音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更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英语是拼音字,在学英语的同时,学生不断将其和自己母语中汉语拼音进行对比,教师应帮助学生对两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相似和相异成分,充分利用正迁移,纠正和防止负迁移产生的消极干扰作用,从而达到理想的记忆效果。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音标的兴趣和积极性,努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