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雇佣合同和承揽合同有着不一样的法律定义和特征,但在现实的司法实务中,二者之间往往容易发生混淆。本文根据对金桥花园一案的分析,对雇佣合同和承揽合同的区别和甄别方式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
章通过对近年来四川省几起典型案例的分析指出,由于没有统一的档案损失陪偿办法,使档案损失陪偿得不到及时解决,严重地影响了档案行政执法的力度。呼吁尽早出台档案损失陪偿办法,将有助于打击档案违法行为,促进依法治档局面的全面形成。  相似文献   
3.
违反合同违约金是约定的一方依法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我国现行立法只采用了当事人的违约金,并没有法定违约金的规定。但在理论界和实践部门依据违约金在消除债务不履行的后果上所起的作用说明,我国的违约金具有赔偿与惩罚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4.
英美法违约损害赔偿规则及其在涉外商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了英美法上违约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及其适用规则,着重分析预期损失赔偿、依赖损失赔偿等金钱赔偿的损害情形和适用选择.通过分析违约损害赔偿的限制情况,指出其对合同行为的影响,并论述了在签订涉外商务合同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可得利益又称期待利益,"可得利益可赔偿"的原则,在我国<合同法>已确认,但如何科学地界定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范围及方法还是争论的焦点.要解决此问题,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难点在于可得利益赔偿的认识性问题和如何赔偿的实践性问题.首先要分清可得利益损失、间接损失和信赖利益损失,其次确定可得利益损失的范围以及赔偿的方法.可得利益损失主要是守约方的利润损失,守约方可能得到的利润就是其范围;赔偿方法主要是约定法、收益对比法和衡情估算法.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终止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出具证明文件为其应履行之劳动合同附随义务。证明书记载内容限于劳动合同起止时间、工种、工作性质等,而不应涉及对劳动者职业能力、品行等情况的评价,除非劳动者明确要求。证明书记载不实或记载法定内容以外事项,给劳动者造成就业障碍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7.
源于立法价值取向的不同,民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公平,对于损害赔偿的原则问题,民法主要坚持补偿原则为主,实行同质赔偿制度,即赔偿以直接损失加间接损失为标准;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表现为实质正义、社会效益,针对社会责任在局部设置了特别加重赔偿,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行政诉讼中的侵权赔偿贵任,一般以赔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为限,不赔偿可得利益的损失,这是行政赔偿区别于民事赔偿的一个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无效合同处理方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效合同中当事人之间财产关系的处理应根据合同标的的性质,当事人的违法情况来确定返还财产、收缴、赔偿损失这几种方式的具体适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经济学原理,从预防违约和信任投资两个方面对预期损失赔偿进行研究,认为这一制度蕴含着一个悖论:它不能同时实现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社会效率,不能同时实现一方作出承诺时的有效预防与另一方作出反应时的有效信任。采取锁定赔偿额度,以完全预期损失赔偿替代预期损失赔偿可以克服这一悖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