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54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弹性管束水-水换热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弹性管束在管外流体和管内流体的共同诱导作用下,管外和管内对流换热的情况;并对管程和壳程的流动阻力损失进行了实验测量,得出了管程和壳程的阻力损失变化的规律,以及换热器管程阻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通道传热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传热技术,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是当前流动与传热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程序(CFX)对环形微通道内单相水的流动与换热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形象地描述出管内的流场和温度场,从中分析各种因素对流动与换热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孙在宝 《内江科技》2003,24(2):39-39,43
根据对水冷冷水机机组内的蒸发器、吸收器等主要换热结构常见故障,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并从调试和维修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溴化锂吸收式中央空调和模块化冷水机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凌杰  岳岭 《职业技术》2011,(9):142-143
本文基于最优化的数学理论,从节材的角度建立了水冷管壳式冷凝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将优化设计结果与传统设计的冷凝器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是可行的,可为制冷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压力下具有Marangoni效应的混合蒸气在可拆板式换热器中的凝结换热特性,设计并搭建了具有高气密性的板式换热器实验台。通过实验方法,在混合蒸气流速25 m/s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气相酒精质量浓度(0%,1%,10%,50%)在不同蒸气压力(70,80,90 k Pa)下,饱和混合蒸气在可拆板式换热器中的凝结换热和蒸气侧压降随冷却水进口温度变化的特性。板式换热器由三块人字波纹板片组成,换热方式为逆流换热。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蒸气浓度、蒸气流速和冷却水进口温度条件下,高压下的平均换热系数比低压大,而压降相反。蒸气压力对平均换热和压降的影响因混合蒸气酒精浓度的不同而不同,与纯水相比,在低浓度(1%)时,压降几乎相同,而传热系数增大约6%;在中浓度(10%)和高浓度(50%)时,压降明显增大,同时传热系数也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换热器种类很多,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管壳式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的主要类型。本文在给定的工艺参数下介绍了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流体流速、换热管、壳体壁厚等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7.
孙涛 《中国科技信息》2014,(11):147-147
大型空分压缩机由于长期运行,电机冷却器内会结垢,影响换热效果。如何在不停车的前提下,改善电机冷却器冷却效果,提高压缩机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科技转移     
正太阳能工质储能连续制冷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工质储能连续制冷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太阳能集热装置通过管道与设置在发生器内部的第一换热管进口相通连接,第一换热管出口与太阳能集热装置相通连接;发生器通过管道与冷凝器上部相通连接,冷凝器下部通过管道与蒸发器相通连接;蒸发器上部通过管道与吸收器上部相通连接;发生器下部分别通过管道与吸收器、稀溶液储罐相通连接,稀溶液储罐通过管道与吸收器相通连接;第十一管道上还通过第十四管道与浓溶液储罐相通连接。其优点是,可在太阳辐射能不稳定的情况下,实现全天候无辅助能源的太阳能驱动连续制冷。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基础,结合VB开发语言共同解决管道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确定的方法。利用VB语言开发可视化界面,完成对管道温度场分布及管道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降低ANSYS软件的使用难度,方便、快捷地计算出管道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避免了大量迭代分析过程,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0.
换热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提供换热介质的设备,它能够对介质的参数、分配及控制等进行有效的处理,但是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其稳定性也不是很强,水力的分配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全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系统控制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锅炉换热系统自动控制改造,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