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唐诗中处处飘着浓浓的酒香,让人沉醉其间。通过对唐诗的品读,我们发现唐代的酿酒业十分发达,酒的种类非常丰富,全国各地酒馆林立。酒馆为人们的日常交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饮酒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扇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可以用来驱暑纳凉,而且还被文人骚客所喜欢,题诗作画其上,使其具备了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该文不仅考究了扇子的起源,而且还从雅俗两方面分析了扇子文化,从而使我们加深了对扇子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我的心愿     
心愿是一次美好的期待,在小的时候,我的心愿是有数不完的玩具,年少时,我希望成绩能名列前茅。可在内心最深处,我的心愿是:重回古代,做一张纸。这是我最憧憬的心愿……倘若能回到古代,我愿让所有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为我身上留下千古名句。我愿融入清香的墨迹,让墨留下芳香,留下文学,留下诗人的离愁别恨。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比较喜欢书写离别这个话题,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离别诗词。新一期的《诗词漫游记》,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从中感受充满诗意的词句以及诗人间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5.
位于武汉武昌蛇山西端黄鹄矶头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从位于城西南角瞭望守戍的军事哨楼,到与城垣分离、成为独立的观景建筑而成雄奇壮美的游览楼阁,其旅游功能不断强化,围绕其历史与传说,其周边衍生出许多相关景点,将斯楼所涵摄的空间不断延伸扩充,又将文本传统外在化与形象化。自宋代始,黄鹤楼不仅承担旅游胜地的功能,也是官方的接待处和临时的官署,明清时期更是地方文化复兴重要的一部分,还展示了国家危难时期仁人志士的热血与豪情、抗争与信念。在绵延上千年的时间里,黄鹤楼屡毁屡建,一直在长江边发挥着重要的"点景"和"观景"作用,自唐代起(除南宋为南楼代替过一段时间外)就是江城的一个标志,以其高大的形体气势勾勒出城市的轮廓线。黄鹤楼之所以能成为江城的标志,除了得益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自身固有的气质——瑰丽堂皇和形制工艺、民间力量和国家力量的支持外,更与植根于道家道教的传说、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的文化活动存在更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悲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表现得最多、最丰富的情感,本文对古典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悲秋情结作一番分析,并对古人产生悲秋情结的原因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7.
桥者,乔也,在古语中意味着高而远的桥,在中国文化中也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说,中国的进步,带动了桥的发展,而桥本身也反映与见证了中国的变迁。因此,桥的内涵与民族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从古至今,桥也是文人墨客十分喜爱的抒情对象。  相似文献   
8.
赏析我,是一只猫头鹰。在民间我曾被视为不祥的象征,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很少描绘我的形象。可是,林风眠不一样。他大胆打破民俗禁忌,多次将我呈现于画纸之上,甚至带我走出国门,让国际友人也看到我的模样。在我眼里,林风眠和我一样是个夜行客,他总是独自穿梭在茫茫黑夜,追寻新艺术的曦光。  相似文献   
9.
每逢见到“偷”字,总感到不舒服,脑海里便会映现出“窃”、“盗”等不雅之词,然而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却褒贬皆有,雅俗共存,以“偷”传神。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桥就时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佳篇杰作中。无论是毛泽东笔下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还是马致远小令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桥都静静地诠释着它独特的美。桥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自古就被誉为“桥的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