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2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27497篇
科学研究   1182篇
各国文化   383篇
体育   650篇
综合类   928篇
文化理论   147篇
信息传播   2518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419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83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522篇
  2015年   914篇
  2014年   2186篇
  2013年   1912篇
  2012年   2187篇
  2011年   2953篇
  2010年   2542篇
  2009年   2341篇
  2008年   2830篇
  2007年   1815篇
  2006年   1645篇
  2005年   1513篇
  2004年   1527篇
  2003年   1323篇
  2002年   1232篇
  2001年   1120篇
  2000年   780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阅读鲁迅的作品自然不会忽视那些奇特的、精彩的、富含张力的语言,但往往会忽视那些看似平常的、随意的词句:即使留意了,有时也会因为不能准确理解其妙处而漠然视之,甚至横加非议。比如他的散文诗《秋夜》的第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便因其表达的啰嗦、寓意的特殊而往往为人所诟病。  相似文献   
2.
3.
4.
在近代早期的英国社会中,寡妇绝非我们所想象的那般孤苦无依。虽然她丧失了重要的社会关系——与配偶的关系,但是较已婚男人来说,她们建构起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她们不仅与其子女、孙子女、父母保持着密切关系,也与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公婆姑嫂等非直系亲属维持着重要联系。此外,虚拟血亲和邻里关系也是寡妇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活跃部分。在这些对象中,她们又倾向于以女性,尤其是那些处于单身状态的女性为中心来构建自己的社交圈子。  相似文献   
5.
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是河南文坛的新现象。以邵丽、乔叶为代表的女性作家最初大胆书写女性情感经验,接受后现代主义观念,质疑由男性作家主导的本质化宏大叙事,为河南文学提供了新的面相,冲击了当代文学中以表现乡土苦难、批判乡村权力见长的"中原经验"。女性作家的创作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单向度的女性意识表达,对社会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深入的体认,开始直面城镇化转型中的中原大地现实,创作出了社会关怀强烈、生活观照深入、情感指向博大的作品,较好地丰富了当代文学中的"中原经验"。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A3):17-18
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题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赋分高,得分低的压轴题。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习惯于借题悟道,即借助一道道题目的演练去掌握解题角度和思路,收效甚微。笔者打破常规思路,采用"借文悟道"和"以写悟道"的形式进行小说结尾表达题的创新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乡土和公路作为主要元素的轻喜剧《过昭关》在类型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借助"乡土"这个底色元素完成了中国公路电影类型的范式升级。《过昭关》关注当下城市化进程中乡土与人情的变迁,观照在大时代辗转中失语祖辈一代的心路历程,带有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式思考意味。影片试图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弥合老中少三代人价值观念的裂痕。  相似文献   
8.
康、乾时期才子佳人小说绝大部分以大团圆作结。但才子佳人们最后的终成眷属难掩之前故事所展示的现实悲凉;辞官归隐或修道成仙结局的大量出现,映射的却是小说中普遍存在的"人生如梦"思想和虚无观念。这种矛盾而复杂的文本状态,与早期同类小说中简单明朗的爱情喜剧特质迥然有异,却真实反映了康、乾时期才子佳人小说作者对叙事操作的调整及创作思想的渐变。  相似文献   
9.
路善全 《学语文》2002,(3):32-32,39
钱钟书于1947年发表的《围城》,以其对中外文化渊博精深的把握,以及对世态人情细致入微的体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以其形象符号的多重含义在中国乃至世界现代小说人物画廊中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0.
波眠是生长在甘肃陇南地区的一位诗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波眠的乡土以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表现了与这块土地上父老乡亲同体共命的感情。“倾诉与呼唤”是波眠乡土诗的主旋律。在艺术上 ,波眠的诗表现为特色鲜明的乡村事象与独特生命体验的同构谐生 ;同时 ,波眠的诗是凝重的 ,但一些诗在凝重中却又给人以孩子般的天真与清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