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教育科学论坛》2011,(9):2+83-85
高中新课改 学校自2010年以来开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实施高中新课改,开齐开足各类选修课,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目前,课改年级(学生500多人)已开设校本课程4大类、27科、40个班,师生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都有着显著的变化,较好地贯彻了学校“多元办学”的指导思想,更好地实现了学校“六会一长”(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  相似文献   
2.
成都近郊,风光旖旎的江安河畔,西南航空港教育园区核心地带。一所占地300余亩,学生容量4000人的现代化新学校——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悄然崛起.挺立于成都市高中发展第三波浪潮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学校总结了全国新课程改革的经验,依据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创性探索出“3+1”课堂教学结构四要素的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4.
棠湖中学     
《教育科学论坛》2014,(7):F0002-F0002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题讲座.高标准、严要求地提高全校教职工的师德修养。目前,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教师队伍一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骨干教师8人,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说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 ,科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于是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步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导读启智 ,创造契机 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学生自学的任务、要求后 ,向学生指出学习目标 ,并根据学习目标将有关作品的背景拉到前台 ,以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之前便对文章的来龙去脉有个大体了解 ,这样也便于迅速拉近作品与学生实际的距离 ,为下一步阅读打好基础。2 .粗读感知 ,口诵心惟 要求学生一接触到文章就要一口气读完 ,注意力集中到对课文内…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在探索中国教育的出路,寻找素质教育的核心突破点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课堂,力图通过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来实现高效的教学目的。无论是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还是兖州一中的“三步六段”高效循环大课堂模式,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都致力于释放学习者的表达欲,解放学生被束缚的智慧、学习热情和欲待进发的创造力。如今,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韩立福教授的指导下,开展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其教学模式的丰富多彩,课堂学习中学生生龙活虎的表现,将我们的目光引到了学校真实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本刊拟以此文简约介绍棠湖中学“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以期引出专家、学者、有识之士和课堂教学探索实践者对课堂教学及其课堂教学模式更多的真知灼见和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7.
初中班主任工作向来被视为啃“硬骨头”,原因在于青春期孩子的“逆反”萌动造成管理上的难度。如何才能实施有效的德育,举重若轻地管理好班级?通过与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孙晓晖老师对话,获得的启示是:任何成功的教育行为文本,都是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独特的思想智慧写就。鉴于此,对话文本超越经验的梳理与呈现,通过心路探寻和价值追问,还原一个探索者真实的精神图像和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10,(2):F0003-F0003
棠湖中学创建于1991年.五年创省重.十年创国重.200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5年、2007年和2009年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百强中学”.其发展历程被赞誉为中国“基础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典范”,产生了蜚声全国的“棠中效应”,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确定的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启动、互动,从而现实地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在改革教学过程中,棠湖中学把噩点集中在学生的发展上,把能否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即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为此,棠湖中学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找寻学生的最佳学习方式,提出“三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校遵循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积极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通过五年的实践,初步形成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相互结合的“棠湖中学课程体系”。五年至十年,归纳、总结、突出自身的课程特色,宣传、示范、推广学校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