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6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包括两项重要内容:(1)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具体规定:人口不足2000人的56个城市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000~4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空余下来的席位给予人口增多的郡和新兴工业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2)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  相似文献   
2.
英国政府废除殖民地奴隶制度是英帝国及其殖民地历史发展、演变的结果.英属西印度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在英国市场享有的垄断地位与自由贸易的发展取向背道而驰,注定了奴隶制度的没落;福音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逐渐改变了政治家和公众对奴隶制的态度;西印度在英帝国内经济地位的下降,有助于打消政治决策者废除奴隶制度的顾虑.  相似文献   
3.
张力 《航空档案》2005,(3):88-91
“特种战争”时期的美国航空母舰。美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开始插手印度支那地区,支持越共游击队牵制日军。二战后,当法国发动重新占领越南的侵略战争时,美国不仅大力支持法国,而且在越南极力物色和扶植亲美势力,以图把越南变成美国的新殖民地和侵略东南亚其它国家的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4.
一、四年价值观教育计划实施背景 澳大利亚价值观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殖民地时期,学校主要由私人组织和宗教团体管理,政府教育部门对价值观教育采取中立态度;二战后,这种教育遇到了极大挑战,不断吸收欧洲国家和地中海东部国家移民,以及美国士兵的入驻,使得这个混合有基督教精神和希腊文化价值观的传统国家受到很大冲击。青年一代在接受更先进教育的同时,生活上开始放任自流,无人管教,甚至开始自我毁灭。在这种背景下,1994年,国务院召开了“专家小组”会议,探讨“公民课程和公民教育问题”。小组将“公民素质教育”看作了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项目。之后,又相继提出了世界教育联谊会的调查和一致认同的最低价值观框架,至此,价值观教育开始不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若兰 《文教资料》2011,(29):20-22
从1607年开始的殖民文学,标志着后来的美国“主流文学”的开端.这是一段探险与开发的文学,是一段创造和记述历史的文学,也是一段丰富而深沉的精神追索的艾学。本文以清教思想对北美殖民地文学的影响为视角.展现了北美清教殖民地的建立过程,详细阐述了清教思想的内容.分析了清教思想对殖民文学产生的影响.以至于在整个美国文学史中所呈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1940年5月14日,德国攻占了法国东北部的要塞色当,在德军的进攻下。法国政府匆忙从巴黎迁到西南部的波尔多。不久,雷诺政府垮台,由卖国贼贝当接任了总理职位。6月22日,贝当政府与德国签订了投降条约,根据条约,法军全部解除武装并交出武器,占法国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北部工业区由德军直接占领,南部由贝当傀儡政府管辖,首都设在维希。  相似文献   
7.
吴松 《现代语文》2007,(9):44-45
《亚细亚的孤儿》是吴浊流的代表作。对胡太明的形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他有鲜明的孤儿意识,也有人认为他有孤儿意识但最终被克服。笔者认为,对胡太明的形象应该根据具体的历史情境来判断,不能盲目拔高,也不能被贬抑,要充分认识到其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近代前期,列强为了把中国永远变成其殖民地。为了维护侵华权益,极力破坏和镇压中国革命。维护其侵华工具——中国反动政府的统治。在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这一问题上,列强和中国反动政府的政策是一致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国革命的镇压是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殖民地时期至镀金时代美国个人主义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价值观念,个人主义在美国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在殖民地时期,北美并没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个人主义倾向在美国得到了相应地发展,但在此后至内战前,它还主要局限于政治范围内。内战结束后,美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的个人主义突破了政治范围,进而发展到经济上的个人主义。这个过程反映了美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史上,亚洲大部分地区相继被列强占领,非洲的绝大部分也成为殖民地,而拉丁美洲为什么没有遭到列强的瓜分?一、英国的拉美政策客观上阻止了列强对拉美的干涉,维护了拉美的民族独立拉美人民反抗宗主国的民族独立运动,给英国向拉美扩张提供了良机,英国急于夺取拉丁美洲以补偿它在北美殖民地所遭到的损失,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对充足的原料产地和广阔的商品市场的需求日益强烈。为了夺取拉丁美洲,英国采取了经济渗透和军事掠夺两种政策,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冲破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外贸限制政策,向拉美市场大肆倾销商品;另一方面,又趁西班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