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篇
教育   685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六朝时期,私学出现了兴盛的局面,这表现在私学类型众多、具有一定规模、教学内容广泛、教学方法新颖、社会影响好等诸多方面。六朝私学的兴盛,是在当时官学兴废无定的特定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纪事     
《全国新书目》2008,(17):21-21
瞧,科比这个人科比·布莱恩特,始终是NBA最受关注的巨星之一;三枚总冠军戒指;连续10年全明星主力;单场81分;蝉联两届得分工;07-08常规赛MVP。他代表美国队参加北京2008奥运会争夺男篮奥运冠军。8月23日,他在北京度过了自己而立之年——30  相似文献   
3.
敦煌写本《文选》多为六朝和隋唐时所出,去《文选》成书不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其中的俄藏写本Дx01520号《吴都赋》进行校释,可知该卷具有较高的文献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晓坚 《今传媒》2005,(9X):31-32
江苏某早报新一轮改版,在“改版宣言”中,有这样一段令人心动不已的、颇具煽情意味的话:“挥刀割断传统‘街头小报’的精神脐带,用‘都市大报’嘹亮的啼哭叫醒六朝古都活力的清晨。它艰难但却是勇敢地扬弃‘街头小报’的习性:浅显却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5.
汉魏时期向来为学者、专家所关注,传统的汉魏研究大多集中于经济、政治、文学与重大社会事件等,而对于普通民众生活、风土人情、民俗礼节则少有关注。本文以《昭明文选》选赋为立足点,考辨汉魏时期风俗画卷,从而更加深入地解读汉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相对开放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6.
2008年,我在衡中结束自己“苦难”的高中生涯,首次踏上南京的土地。第一次尽情地呼吸着独具江南特色的湿润的空气。眼前的六朝古都剥尽旧日浮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现代光彩。短而崎岖的乌衣巷静静坐落在悠长恬静的秦淮河畔,依旧幽谧;雄伟古朴的瞻园伫立在繁华的夫子庙街头,却默然不语;只有看惯了朝代更迭的台城之柳,依旧枝叶依依,似是欢迎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相似文献   
7.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日盛,寺院藏书逐渐兴起。本文从佛教传播、佛经翻译对寺院藏书的影响,寺院藏书的特点,寺院藏书的管理与应用这几个角度对汉魏晋南北朝寺院藏书做出论述,以期对今后的寺院藏书研究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8.
在武后朝诗人中,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他标举“汉魏风骨”提倡恢复建安人的远大抱负和慷慨意气,在复古旗帜只革新“采丽竞繁”的风,本旨在社会历史语境入手,分析其“汉魏风骨”得以形成的原因;通过对他生命境界的描述,再观其“汉物风骨”的精神基调及主体人格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文人聚谈是纵贯六朝的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文人聚谈的内容因时代不同而不同:魏初“南皮之游”高谈阔论,涉及诸子百家;正始至于晋末的清谈,以玄言佛理为主,亦与文学相关;刘宋的“文义赏会”,由玄言佛理逐渐向文学过渡;齐梁的“文章谈义”,文学成为主导内容。文人聚谈对当时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产生巨大影响:它不但直接影响到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的问世,更促进文学理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诗与画的融通之始是在六朝时期.六朝时期题画诗的出现及逐步成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六朝时期的题画诗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在绘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