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  相似文献   
2.
关于“对话”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新年伊始,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质疑若“干新理念”》的文章。文章一开头就对《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一理念提出质疑。他说“:这说法本身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它没有区别成人阅读和中小学生课堂阅读,没有把握住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特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乙:洪先生的文章我拜读了。洪先生认为新课标“没有区别成人的阅读和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这是误读。其实,新课标已经作了区别。新课标在“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  相似文献   
3.
4.
语文场论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以于漪、钱梦龙、洪镇涛、魏书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名师的课堂教学和以余映潮、李镇两、韩军、程红兵为代表的新一代名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他们的课堂教学总能像磁铁一样把学生、老师的注意力、思想感情、眼光等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让学生忘记了周围世界的存在,学生的思想在课堂的小天地里驰骋、跳跃、飞扬,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以后,语感一直是热门话题。《语文课程标准》,无论是实验稿,还是2011年版,都高度重视语感培养。说到语感,在当代,不能不提到两个人:一个是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尚文教授,他的《语感论》,为语文教学从理论上"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个就是"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派"的创始人、武汉六中的洪镇涛先生,他以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建立了一个语感教学(语文本体教学)体系,从实践上解决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一个伟大的教学实践家。一个偶然的机会——远渡重洋、心系祖国语文教学的洪镇涛先生回国讲学——我们获得了洪先生的一份珍贵讲稿,原题是"我的语文教育观"。讲稿写在一个笔记本上,一色的清秀的钢笔小楷,长达80多页,竟然只有几处近乎难以觉察的涂改。我们看后非常震撼!决定从这期起,予以连载。相信大家和我们一样,读着这篇讲稿,既在聆听洪先生的谆谆教诲,也在感受着洪先生的睿智与风采。  相似文献   
6.
洪镇涛先生对语文教学经过深入思考后,总结出语文教学的困境在于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代替学习语言,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通过对研究语言和学习语言在目标、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的比较,以提示二者之间的根本性区别,启发更多的教师在教学时用学习语言代替研究语言,树立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任务的正确观念。  相似文献   
7.
洪镇涛先生主张“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变讲堂为学堂”;程少堂先生直接提出“语文味”,虽然两位先生提法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对扭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语文课的“不正之风”的态度上是一致的,我想完全可以用“殊途同归”来概括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多次到宝安各中学指导语文教改和语文科研课题组的工作,本人得以较多地感受洪老师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特别是1998年暑期去北京参加“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  相似文献   
9.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洪镇涛先生说:“语文教学要取得最大效果需回到学习语言上来,也就是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上来。”然而做语文教师多年,发现经过多年训练之后学生的作文在结构立意等方面的能力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文章读来还足平淡乏味;还有部分同学的作文停留在“还好”的境界难以突破…多次对比、反复琢磨,到最后发现回到了写作的最基本层面——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0.
洪镇涛老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有一个严重的失误:偏离了教学的本体——学习语言。即教师在课堂上热衷于指导学生研究语言,热衷于传授语法、修辞、逻辑以及文字学、文章学的知识,而不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本身,这就造成了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只有回归到语文教学本体上,寻求正确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