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8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和生活应该是浑然天成的。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异常敏感,对其中平淡无奇的事物常常能恍然有所悟,那么,他就会对文字所传达的情思有一种亲近感与共鸣,对文字的领悟是鲜活的、到位的,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好的感悟。因而,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应该基于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之上。  相似文献   
2.
3.
一、设计思路 京剧是浙江省编教材第八册中的教学内容。教材提供的内容比较简单,仅仅要求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京剧片断,了解唱腔、念白的特点,知道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广的戏曲。教材提供的学习比较单一,缺乏特色。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欣赏到更多、更丰富的京剧片断,从而对京剧有更多的了解。根据新教材的内容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的实质在于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品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还要针对学生的特征和天性,构建"童真"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
浙教版”第二册的课《悄悄话》是这样的:山路边,开了两朵小红花/可红啦,可亮啦/上边还有露水哪/啊,多漂亮的小红花/我们两人快跑吧/跑去下它/插在老师的花瓶里/你可不要告诉她/啊,听见吗?听见吗/你可不要告诉她。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力图体现现代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突出问题解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适当体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有机地结合多元评定,在结构、体例和内容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这是我们广大第一线数学教师的共同感受.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平时探讨中很多教师提出了相同的观点,下面提出来供同仁探讨,以便更好地使用好教材,提高教学效率,落实好新课标.  相似文献   
7.
<正>初一学生学习分式方程时,教材出现了增根的概念,而增根的概念是数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命题者考查的一个重点.然而许多数学教师、教研员命题只求形式上的"新",而忽视了数学概念的本质,因而出现了问题.一、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相信许多数学教师,对以下关于分式方程增根考查类的命题是司空见惯的,学生和教师从来没有对此提出什么异议.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楼锡乃 《教学月刊》2004,(11):32-34
由浙江省编制的《自然科学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开始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1997年暑期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吴加澍“科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专题讲座后,茅塞顿开。我们在学生时代学的科学知识除了供传授学生的专业知识之用外,现在还  相似文献   
9.
浙教版的初中语文第五册课本中有一课侧听说训练文“辩论两则”,其前言这样写道:“生活中人们对许多事物、事理的看法往往不一。于是你会听到这样那样的论辩。”这句话被我有意识地运用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现行浙教版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单元提示和课前提示,其内容主要有:一是对作家、作品、文体、背景等文章基础知识的介绍:二是对课文的思想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分析;三是关于文章写作特点、语言特色的说明;四是指出文章学习的重点、难点;五是介绍文章的阅读方法等方面。可见,“提示”无疑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材料或补充,可谓是教科书中的“指南针”。教学中,若能不失时机的合理运用,对提高课堂效率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