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8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在,人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里,媒介使人们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文化交流,接受教育.但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大众传播媒介如同"双刃剑",它在发挥信息、教育、管理、娱乐等正功能的同时,还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功能,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加速了犯罪的传播,而新媒介的崛起和广泛应用使得这一形势更为严峻.本文主要通过对犯罪人员的调查,分析了新媒介和犯罪传播、模仿的内在关系,提出了构建新媒介时代受众信息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2.
业务研究     
在信息化社会,传媒高度发达,新媒体崛起的同时也成为犯罪传播的途径之一,专家针对网络媒体由于责任低下而传播失范,对青少年造成危害及犯罪行为的影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本期第二板块《实证调研》栏目刊发了浙江传媒学院四位老师基于对某监狱的调查撰写的分析文章,主题为《新媒体下的传播失范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危害的调查》,文中描述了犯罪者在服刑前对  相似文献   
3.
犯罪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颖  汪武 《新闻界》2004,(5):75-76,78
犯罪新闻是对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及其相关现象和事实的报道。这些犯罪行为或由于过程曲折、引人人胜,或由于记者笔下刻意渲染,呈现在受众面前时,往往成为各种新闻媒介上最受读者关注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聂茂 《新闻天地》2004,(5):45-47
中国出洋的留学生,绝大多数怀抱远大理想,在异国他乡发愤求学,孤军奋斗,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但也有少数人在外骄奢放纵,胡作非为,成为中国留学生的害群之马,从新西兰留学归来的聂茂博士深有感慨,特书此文,以为擎示。  相似文献   
5.
略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从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出发,借鉴国外立法,探讨了因违约行为、行政侵权行为以及犯罪行为所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在立法上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拓展了危险驾驶罪的犯罪主体、行为类型,完善了危险驾驶罪共同犯罪的规定.但仍存在危险驾驶罪犯罪客观方面不完整,刑罚配置不合理,入罪标准不明确等不足,应当修改立法,出台司法解释,扩展犯罪行为类型,完善刑罚体系,细化入罪标准.  相似文献   
7.
所谓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意图流通而非法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持有、使用假币行为只有在不能查明所持有假币的真实来源与用途时,才能独立成罪。在构成其他犯罪的情形下,非法持有假币行为只是其他有关犯罪的伴随行为,非法使用假币行为只是其他犯罪的一种手段或目的,均不再单独成罪,对行为人只按其他有关犯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日益进步,依法治档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档案犯罪行为的立法规定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王军 《传媒观察》2007,(3):42-43
中国刑法的“拐卖人口”,指违背当事人意愿,通过诱骗和暴力手段,对妇女、儿童进行拐骗、绑架、收买、接收、中转、非法买卖的行为。拐卖人口不仅使受害者人身权利受到严重侵犯,也给受害者的家庭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痛苦,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的隐息,因此,打击拐卖人口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是政府共同打击的严重刑事犯罪行为。自然,打拐案件的新闻报道也随之成为了媒体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0.
冒充记者招摇撞骗行为的概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新闻媒体是搭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桥梁,即“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也是加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