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茶之初     
《当代学生》2011,(Z4):85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证据除了云南等地的野生大茶树,就是众多的典籍记载了。其中就有神农氏的传说。神农氏为了给天下人寻求治病的验方,亲自尝百草。他什么草都尝,难免会中毒,靠什么解毒呢?靠的就是茶叶。他是怎么发现茶叶的这一功效的,有不同说法,但《神农本草》明确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被认为是一种解毒特效药。陆羽《茶经》认为:"茶之  相似文献   
2.
王褒作为汉宣帝时期歌功颂德的辞赋家,学界对其思想研究多聚焦于儒家,忽略了他所言“何物不乐”的自然境界,及其美政理想中“归真”与“无为”的道家精神。具体而言,王褒之所以将道家精神融入其美政理想的整体建构之中,一是受蜀地自然地理特质的影响,二是受汉宣帝时期儒道融合时代精神的影响。通过深入探析王褒美政理想中的道家精神,可在丰富王褒思想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关于汉代美政理想建构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3.
对王褒“薄旧国,重乡关”的新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褒是与庾信入北时间大体一致,且才名相当的诗人,却摆脱不了“荷恩眄、忘羁旅”后世评论的窠臼。现代评论者虽对此评价有所驳难,但拘于入北官制、生活状况之局部,起色甚微。本文试图就王褒之家族、其本人南北不同际遇、及作品分析等方面着手,勾勒其南北生活的真实,指出“荷恩眄、忘羁旅”对其人品价值评定有失公允,借此对其作品呈现重“乡关之思”而薄“念旧国”的情结的由来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王褒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文学家,王褒的《与周弘让书》是其现存二十五篇散文中最具文学性的一篇。王褒对北周文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正是王褒、庾信等人的到来,才使北周文学的发展出现了蓬勃的生机;王褒的碑铭文,在体制结构上,是对庾信程序化写法的突破,对后世韩愈碑志“一人一样”的写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北周与庾信齐名的王褒,是一个名重当世而后世大大跌落了声誉的诗人。这其间原因却很少有人作过更深层次的探讨。从史论家的评价、文学主流的和文学欣赏的变迁诸方面对王褒文学地位“由显到隐”进行梳理,并对王褒作品在后世遭受冷遇的原因作出较为辩证客观而又合乎情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洞箫赋》是现存最早的音乐赋,它使汉代音乐赋的创作模式得以完成。在音乐美学思想上,《洞箫赋》动摇了儒家政治教化的乐教观点,使音乐团有的娱乐特性凸现出来,人们不再固守音乐伦理道德教化这一层面,而转向音乐艺术本身,探求音乐艺术本身的规律及技巧。在音乐描绘上,通过细致的刻画,精巧的设计,或拟其声,或状其貌,把感官难以把握的东西描绘出来,让读者在细细的体味中感受到乐曲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历来学界对于庾信的关注甚多,而对同样“牢笼于一代”的王褒论及较少。王褒的文学成就虽略逊于庾信,但他作为琅邪王氏的后代在北周的影响力却是超过庾信的,他在推动南北文学交融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王褒诗文风格在人北前后颇有不同,人北后的作品无不充满了羁旅之恨和乡关之思,呈现出雅健多悲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西汉王褒的《责须髯奴辞》可以看作是《僮约》的姊妹篇,艺术手法颇为奇特,然今之选家多不选,研究者亦少涉及。此赋既有其文献史料价值,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是全面研究王褒文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类书有载,清人选集亦有选入,然各本文字出入较大,今有比勘各本定出较合理文本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王褒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他的前期诗作创作于宫体诗盛行的南朝,但是总体风格并没有受到宫体诗风太大的影响,五言诗更接近以清新明丽著称的永明体,乐府诗虽然借鉴了宫体诗的一些创作手法,但基本上还是健康积极基调。  相似文献   
10.
李振华  王楠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1):89-90,100
西汉王褒《僮约》中有"武都买茶"或"武阳买茶"的记载,但由于《僮约》原著已遗失,故学术界对"武都买茶"和"武阳买茶"存在分歧。从气候、民俗、交通、经济等因素对"武都"和"武阳"考察后认为,"武都(武阳)买茶"应该是对当时陇蜀茶叶贸易活动的统称,而非"武都"或"武阳"某一固定地点,其覆盖范围是陇蜀交界区的广阔空间,是以贯通陇蜀的贸易通道为辐射轴的陇蜀茶叶贸易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