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色是琵琶演奏的重要表现手段,演奏者要演奏好一首乐曲必须对其具体音色做细致的处理。本文从如何把握右手的发音、左手的推拉吟揉和不同音区的音色特点三个方面对琵琶曲《寒鸦戏水》的音色处理做了阐释,对琵琶演奏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作曲家陈音先生所推出的琵琶力作《山之舞》中,其不仅结合了琵琶特有的演奏激发,还融入了具有当地少数名族特色的音乐元素,极大的增添了现代民族琵琶曲的技术性与可听性。在此作品中,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其清新活泼的乐曲风格,更包含这浓浓的特房特色,让人产生流连忘返之感。  相似文献   
3.
《琵琶行》中作白居易在听完琵琶曲与琵琶女的自述身世后,有感而发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对于这种天涯沦落之情,我们大都能读出这是作与琵琶女命运的写照,是相同的身世所激发出来的相同的人生感慨,但更深一层地想,是什么原因使两人产生了这样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崇明派琵琶曲"瀛州古调"起源、《瀛洲古调》琵琶谱的形成及《瀛洲古调》各版本曲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瀛洲古调》琵琶谱的传承与发展的轨迹,进而揭示崇明派琵琶各传人在对《瀛洲古调》继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演奏风格与特点.崇明派琵琶音乐美学观点已成为当今琵琶文曲演奏的基本审美理念,说明了崇明派琵琶的各传人以及当代琵琶演奏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瀛洲古调.这不仅仅是崇明派琵琶的进步,同时也是对琵琶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武侠电影是中国商业电影的重要类型,是民族电影的标识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民乐一部分的琵琶曲,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武侠电影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电影音乐的特点和功能,以近几年来的武侠电影《十面埋伏》《功夫》为例,选取一文一武两首琵琶曲,从历史、文学、美学等角度对上述电影中的琵琶曲的运用进行深刻解读,希望由此有助于中国武侠电影音乐的发展,尤其是琵琶曲在武侠电影音乐中的进一步的多形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刘德海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琵琶曲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他创作的《宗教篇》主要包含了《滴水观音》、《喜庆罗汉》、《晚霞情趣》、《白马驼经》四部作品,是其系列作品中较为成熟的一部,体现了刘德海先生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和兼收并蓄的创新理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宗教篇》的创作特点,让更多的琵琶曲演奏者能够对刘德海先生的作品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能够在演奏实践中运用《宗教篇》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一直作为教学主体,支配着学生应该去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学来做什么。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身的潜力、独特的创造力都不能得到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诱思探究"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诱、思、探、究"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最终使学生学有所获。现以高中语文《琵琶行》教学为例,说明该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一、以"诱"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有的学生认为在课堂开始时,教师不会那么快讲述新课,以为教师会回顾旧知识,所以在课堂导  相似文献   
8.
梦回江南,氤氲玲珑,是一支低吟浅唱的琵琶曲,是一幅浓妆淡抹的水墨画,是一阕温婉绮丽的花间词……我应当怎样来形容江南?是撑着油纸伞走过雨巷的诗意?是空气中淡淡青草香味氤氲的清新?是青箬笠绿蓑衣的缥缈?还是秀山媚水中动人的音律?……江南的美岂是我贫乏的文字所能表现?一场雨,一番诗意;一把伞,  相似文献   
9.
10.
《课外生活》2008,(12):30-31
<正>高山流水传说在先秦的时候,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里弹琴,樵夫钟子期听了竟能领会这音乐"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叹:"钟子期的心灵与我是相通的。"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为失去了知音而悲痛,从此不再弹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