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9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67篇
教育   33707篇
科学研究   2030篇
各国文化   206篇
体育   879篇
综合类   942篇
文化理论   163篇
信息传播   1613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428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650篇
  2015年   1111篇
  2014年   2989篇
  2013年   2884篇
  2012年   3567篇
  2011年   4271篇
  2010年   3545篇
  2009年   3422篇
  2008年   4204篇
  2007年   2698篇
  2006年   1862篇
  2005年   1546篇
  2004年   934篇
  2003年   799篇
  2002年   644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2020年秋季,即将起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我们准备好了吗?语文新课程实施、新教材使用,并不是割断历史另起炉灶,而是在前一轮十多年课改的基础上,丰富、深化和升华。我们不吃透新课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则必然停留在过去;我们不好好检讨刚刚走过的课改探索历程中的得与失,就可能会让好的教学经验得不到发扬光大,错误的教学行为一再反复,造成教学资源极大浪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4.
5.
奇趣大自然     
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生命与环境相互影响,让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生机勃勃。要认识生命世界,该从哪里起步?如何解读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将生命科学中的“生物与环境”主题与地理学科中的“天气与气候”“中国地理”主题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6.
苏梦蝶 《文教资料》2020,(4):15-16,24
悼亡文学一直是中国文学中独特而重要的存在,其文体可细分为悼亡诗词、墓志铭、诔辞、吊文、祭文等,明末清初又出现"忆语体"新型悼亡散文。悼亡文章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感情抒发方式有共同之处,也有别具一格的魅力与蕴含其中的"无常"观。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可见,方法引导的重要性。另外,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和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互动式"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中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都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大学生孤独感、手机成瘾倾向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采用UCLA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人生意义感问卷,选取408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相关性不显著;(2)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都显著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在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低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的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力更强。因此,大学生的孤独感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能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低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加剧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作用,而高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使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在享受父母提供的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随时随地都面临着潜在的、未知的危险。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面临生命危险的现状,明确小学科学课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0.
对无生命名词作主语句的翻译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目的在于使谳者遇到这类句子易于理解,不仅仅是从字面去思考,而是让读者了解说英语的人的思维习惯,通过句子的内涵意义达到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