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73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导演特意避免了种族冲突与宗教冲突,在展现贫富分化时,也没有着重于二者的对立。影片的核心是人性的转变——索西从不懂得爱转变为懂得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这个毫不起眼的荒凉之地.是南非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个记忆着南非种族斗争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名四川流浪儿,4年前流落到浙江湖州,一直无法找到自己的父母。本人获悉后,想帮这位苦命的孩子找亲人,得到了晚报编委的大力支持,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为这位流浪儿找到了母亲,面对母子团聚的场面,作为一名发起这场寻亲活动的记者,情不自禁地洒下这喜悦的热泪,泪水与汗水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我家楼下,有三只流浪狗。那天晚上雷雨交加,我梦见在教室里,多了三张小桌子,三只流浪狗规规矩矩坐在那里,桌子上摆着一盘饼干、一碟水。老师教我们念英语,小狗却发出汪汪的声音。我咯咯地笑醒了,外面雨已经停了。  相似文献   
5.
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之下,一些流浪乞讨人员进入城市谋生。一方面,流浪乞讨人员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权益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在媒体和公共话语空间上所呈现的这一人群却与欺骗、投机等负面标签联系在一起。本文以《新京报》为例,分析大众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媒介形象的建构,探讨其媒介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6.
史思明杀害安庆绪时,连带屠杀与安庆绪同种族的胡人,史朝义弑父后,同样有杀害胡人的经历,这归根于史思明与安禄山不同种族之故.安禄山是落居东北的西域胡人,故能曲意迁就和拉拢当地各民族,反唐声势最为浩大.史氏父子则不同,更强调其突厥及土著的身份,导致种族联合的破裂,进而促使史朝义彻底覆灭.此巩固的种族团结的破坏,除一定程度上由政治形势变化所迫,史氏父子失策当属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沈嘉 《中国新闻周刊》2011,(19):I0004-I0005
我们谈到土地,无论是哪一个种族,都会在自己的灵魂中,找到父亲和母亲的影子,是大地赐予了我们生命,让人类的子孙,在她永恒的摇篮中繁衍生息……——吉狄马加(彝族)、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人、西南民大中文系78级学生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幅反映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流浪人群的摄影作品。画面中,一名无家可归的妇女带着年幼的女儿疲惫地倒在火车站站台上沉睡,背后一辆列车高速疾驰而过,一静一动的拍摄物体,把画面分割两半,形成鲜明对比。整幅图片中没有哀嚎、疾病、瘦骨嶙峋这些关于贫困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却依然令人深感震撼。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对七月派小说的整体研究,深人剖析七月派小说以"流浪意识"为核心的文学精神,探索七月派小说深层文化风格,总结它的现代性,探索它对中国小说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全文以七月派小说对五四文化启蒙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为切人点,重点探讨了七月派小说"流浪意识"对"原始强力"的超越及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再审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