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篇
教育   237篇
科学研究   4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报研究是一门涉及学科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一直是图书情报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本文对情报研究的教学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提出了若干改革的措施,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萌生的背景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科学实践,信息资源管理萌芽于20世纪中叶,70年代末之后得到了迅猛发展;作为一种学科理论,信息资源管理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以来趋于成熟.作为现代社会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历史尽管不长,发展却相当迅速.  相似文献   
3.
探究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素质之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要求各国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参与世界事务的意识与能力的人才。西大君武小学在科学实践活动教学中,将关注国家及世界环境教育融入其探究性学习之中,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猜想或假设、引导设计方案、自主动手实验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自主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针对科学类学科教学方式单一、实验教学薄弱、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深层次问题,可以在初二开设化学学科的科学实践活动课。结合《厨房中的化学——自制比萨》一课,分析科学实践活动课中活动目标的确立、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评价的设计以及作业设计的要点,指出科学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也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5.
设疑是发现、设想、创新的前提。兴趣能诱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对科学产生热情和向往,并使学生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科学地诱导学生对同一事物、问题,从不同的维度思考并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讲授“都德”的《最后一课》即将结束时,我提到: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 ,不可知论思潮在自然科学中不时泛起 ,凸现了两者存在着一定的扭曲关系。究其根源 ,有五大原因 :怀疑论哲学的传统影响 ;对自然科学偶像崇拜的极限论罪过惩罚 ;自然科学经验基础的现象论感觉陷阱 ;自然科学数学化的约定论幻觉屏障 ;科学探索精神的虚无论绝望解读。但是 ,自然科学自身具有对不可知论的最强力天然解毒剂 ,那就是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求物理课程应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农村中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初中物理课程改革中,尽管我们的硬件条件还很不够,面对现状,我们只能立足现实,充分的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条件,实施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5,(33):189-190
小学科学旨在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实践活动作为课本以外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手段,它能够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目的。但是如何正确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两个方面并结合实际教育过程浅谈了如何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八年级物理课程是青少年学生在《小学科学》教育的基础上接触的第一门现代科学课程。对于增强中学生科学兴趣、科学意识及对科学的探索能力意义重大。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对中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行评估,运用正确的培养策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1科学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是指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一种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动植物科学实践工作站为例,介绍了将大学现有的学科资源与中等教育进行衔接,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