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96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教育   9169篇
科学研究   3997篇
各国文化   131篇
体育   417篇
综合类   174篇
文化理论   170篇
信息传播   1095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1365篇
  2013年   1506篇
  2012年   2293篇
  2011年   2676篇
  2010年   2180篇
  2009年   2428篇
  2008年   2412篇
  2007年   1595篇
  2006年   1358篇
  2005年   1412篇
  2004年   743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642篇
  2001年   573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出版社书稿档案工作是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其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书稿质量,而且在出书以后的很长时间内影响着书籍的命运,故摸清其内在联系,掌握其运行规律,总结其管理经验,提高管理工作水平,是书稿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出版署、国家档案局曾于1981年发布了《出版社书稿档案工作暂行规定》,1992年又印发了《出版社书稿档案管理办法》。我们必须随着出版发展的需要,确立新的观念,实行新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物尽其用的价值,使书稿档案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一、书稿档案的作用1、书稿档案是考察编辑工作实绩、水平的重要依据书稿…  相似文献   
3.
4.
文章从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方面论述了宋代私家藏书业兴盛的原因,概述了该时期各藏书家的特征,他们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出版印刷技术的革新,市场逐步成为图书出版的主导,图书出版原有的节奏完全被改变了,过去一本普通的图书(本文所指的是以30万字计算的普通图书,不包含字典、史著类图书)从进入出版流程开始,一般都是以四五个月为期.  相似文献   
6.
依托油脂行业 办好《中国油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中国油脂》依托油脂行业,办好期刊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罗式胜 《图书馆论坛》2003,23(6):151-153
文献计量学分支学科体系的成功建立为科学计量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不过从目前国内外的科学计量学研究趋势来看,其研究较多是集中在科学领域,关于技术领域的计量学研究比较单薄。为此,文章试论述科学技术计量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内容等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邮简上印的邮资是该邮简邮资已付的标志,目前,我国邮界对此标志的称谓尚不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新邮件或编纂的书刊均称其为“邮票图”。台湾邮政以“邮资符志”称之,港、澳集邮界对它的称谓大多与台湾相同,但也有称之为“邮资图案”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邮资封片简卷)》也使用了“邮资符志”这个称谓。内地一些集邮家多次撰论证称“邮票图”有不确切之处,认为“还是称邮资图好”。目前,对这邮资已付标志称“邮票图”或“邮资图”,还是“邮资符志”仍未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由于世界政治形势的多变,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影响。经济开始衰退,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一些世界知名大企业不得不开始裁员,削减支出和预算,以期望维持企业利润水平。由于降价和打折难以改善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企业的管理者们认为最能控制的就是成本了,因此削减成本就成为了各企业管理者的主要目标。但是,不科学地削减成本只能带来短期利益,而且是以牺牲企业的生产力和利润的未来增长为代价的。好的成本管理者不应当只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应当较多地考虑企业的长期竞争能力。管理人员面临的挑战就是要识别…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