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小时以外》2012,(10):15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十年里,该协会平均每年收到毁容投诉约两万例。用研究人员的话来说:"十年里有20万张中国人的脸毁在整容手术刀下。"但整容手术失败的先例没有让中国女性望而却步。化名"红粉宝宝"的女士对整容手术沉迷了13年,花费了大量钱财,在意识到自己或许是整容过度了的时  相似文献   
2.
“如果谈到在法国受到关注较多,影响较大的中国当代作家,苏童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法国先后出版了6部他的作品《妻妾成群》、《红粉》、《罂粟之家》、《米》、自选小说集《纸鬼》,以及((我的帝王生涯》。苏童近乎病态的狂想曲,仿佛穿着黑漆外套,任性而优雅。”  相似文献   
3.
《红领巾》2013,(6):50-51
在我们的"红粉"中,心灵手巧的手工高手可不少,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心得不是更好吗?今天,来自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二(1)班的周子轩同学就要亲自现身《红领巾》,来教大家做手工啦。  相似文献   
4.
《红领巾》2013,(12):43
从1数到1000,只需要几分钟;从第1期到第1000期,《红领巾》却用了63年。亲爱的"红粉",幸运的你们,即将亲眼目睹这一刻的到来哟!所以,把害羞、懒惰统统扔到一边,热情地投入到我们的"1000期特别纪念号"大征集活动中来吧!  相似文献   
5.
郑艳 《文学教育(上)》2009,(22):144-145
苏童的作品往往有着强烈的色彩感,其中以红色尤为引人注目。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妻妾成群》)将苏童的小说搬上荧幕,很多观众对电影中点亮的红灯笼印象深刻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在《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罂粟之家》《祭奠红马》和《红粉》等代表作中,读者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复杂的“红粉意象”。很多评论家认为,苏童的小说有着强烈的“红粉情节”,  相似文献   
6.
当代作家苏童是以写红粉生活著称的,但他却有别于其他作家。他把文本之根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历史土壤中,其女性人物远离"现代意义"的思想和生活,背负着无理性的历史文化负担。苏童以敏锐的视角,深入女性隐秘的内心,在独辟的审美想像空间里,描绘出一幅幅残缺幽暗的红粉生活图案。  相似文献   
7.
女性难以走出的迷幻花园--论苏童的小说《红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童的《红粉》从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妓女在改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辛酸与苦涩。出身下层又不愿自力更生的女性在社会中总是被迫以“性——金钱”的方式生存着,妓女的改造不仅意味着她们自身的改造也包括普通人的道德观念的改造。社会要求她们改造,但社会又不接受她们,她们依然在社会的边缘游走。  相似文献   
8.
受古今中外文学创作方式的影响,苏童爱在文中使用大量的意象,借以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文本气氛、传达他的多元话语。他的《红粉》小说,运用了"旗袍"、"高跟鞋"、"丝袜"、"内裤"等意象,通过人物力争平凡的行为试图做到解构崇高的目的;运用"胭脂盒"、"桃花"和"伞"等意象,展现人物封存现实,磨灭理想的思考;运用"卡车"、"麻袋""枪"等意象,作为架设作者多元历史的符号,起到掏空妇女改造的作用。这些意象的使用,使得《红粉》有别于其它新历史小说,成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9.
苏童“红粉”系列女性深陷三对矛盾,即个性需要与历史力量之间的矛盾,女性自身的苦难命运与复仇意识的矛盾,对男性既鄙视又依附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