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10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宝德 《精武》2003,(12):22-23
  相似文献   
2.
孙晖 《武当》2004,(1):13-14
“武当太极三丰掌”者,乃内家拳之绝学,由当代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掌门人郭兆凤老师所首创。他上承河南赵堡太极之正宗嫡传,以武当传统太极十三式及古易河洛先后天之变化为基础,博采众长,融陈、杨、武、吴等行气运功之精要于一炉,而独树“武当太极三丰掌”之一帜。其所以冠  相似文献   
3.
太极五功     
1.无极桩练法提示:并步站立并步站立。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头正,虚领顶劲;立项,松肩沉肘,两手轻贴大腿外侧,舒指展掌。周身放松,意念集中,两眼平视前方(图1)。2.太极桩练法提示:开步举臂~马步双按~马步抱球(1)身法不变,慢慢提起左脚向左平行开步,与肩同宽,左脚踏实;随之,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宽、同高,两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眼看前方(图2)。(2)身法不变,步法不变。两腿屈膝下蹲,两膝关节沿脚尖方向屈蹲,使裆部开圆;同时,两臂屈肘,两手向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图3)。(3)接上势,两手顺缠,沿胸前向上转抱至胸前,两臂成环形,掌指相对,…  相似文献   
4.
直拍反面攻技术突破了反手正面击球的传统形式,它有利于拍形的前倾,能充分发挥前臂伸的力量,增强左半台进攻能力,不仅比反手正面攻球力量大,而且可以打出用正面难以完成的技术:近十年来笔者在少儿运动员就如何尽快掌握直拍反面攻这项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体会和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宋亚清 《成才之路》2011,(24):13-13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显然,在文言文教学中强调的是"读读,背背,了解文言课文大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读——说——点——练"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健美操教学"学练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能力和终身体育意向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基于此,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学练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练法”在健美操的成绩、教学的满意度、终身体育意向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水火居士 《精武》2008,(5):39-39
戴先师敏于习武.精祖传拳艺,晋、豫名师交结殆遍。尤擅河南李政所传心意拳术。后自出心裁.易李政“四拳八势”以“五行拳”  相似文献   
8.
刘法孟 《精武》2008,(8):35-35
拳术有练法、用法之分。 练法是将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十个字,步步研究。各种姿势尽求开展,使气力筋骨肌肉,易于发达。练法要合于生理卫生,持之以勤毅,久之则健身有益,用法亦自然了解,然后通其变矣。  相似文献   
9.
于靖 《武当》2008,(4):27-27
青龙探爪是八卦掌最有代表性的掌式,八卦掌的各式掌法,均由此掌式变化而来。因此,掌握和练好青龙探爪,就是八卦掌独门功夫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蒋林 《武当》2008,(9):8-9
多年来一提到杨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人们看到的主要是均匀缓慢、松静自然、行云流水般的练法,而在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中,还有运动快捷且发力脆快的一些套路和练法,“杨少侯传小快式太极拳”,就是这样一种鲜为人知的套路。其练法既不同于常见的108式或85式传统套路,也不同于一般的杨式“太极拳小架”或“快拳”,他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据我师张文炳先生讲,这套小快式只在杨氏子弟和极少数入室弟子中传承。杨少侯先生得传其伯父班侯先生,我师张文炳直接得传于少侯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