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893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818篇
教育   130346篇
科学研究   23561篇
各国文化   461篇
体育   8616篇
综合类   8438篇
文化理论   2505篇
信息传播   20297篇
  2024年   432篇
  2023年   1632篇
  2022年   1140篇
  2021年   1721篇
  2020年   1909篇
  2019年   2422篇
  2018年   1370篇
  2017年   2799篇
  2016年   3524篇
  2015年   6158篇
  2014年   13543篇
  2013年   12314篇
  2012年   14985篇
  2011年   16491篇
  2010年   15081篇
  2009年   15682篇
  2008年   15788篇
  2007年   13210篇
  2006年   10625篇
  2005年   9348篇
  2004年   7348篇
  2003年   5800篇
  2002年   4982篇
  2001年   4166篇
  2000年   3822篇
  1999年   1657篇
  1998年   1238篇
  1997年   1050篇
  1996年   869篇
  1995年   652篇
  1994年   555篇
  1993年   402篇
  1992年   373篇
  1991年   350篇
  1990年   357篇
  1989年   32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5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博 《陕西教育》2021,(2):41-42
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基于专业学科知识本身所具备的拓展性,以及专业知识内容的交互性综合考虑下所采取的现代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经济学专业为例,经济学专业包含多个方向,但若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经济学专业知识内容讲授,这很难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尤其在现代开放经济环境下,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要求更高。本文以开放经济环境为出发点,以经济学专业教学为载体,针对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注意要点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民族精神体现着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的价值追求,而社会文化场是培育民族精神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文化场视域下研究民族精神的培育路径,以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研究领域,主要有:优化政治文化,树立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支柱;优化经济文化,筑牢民族精神培育物质根基;优化生态文化,稳固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保障。要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让伟大民族精神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和民族力量,就得使这三个主要领域齐力推进、相互助力。  相似文献   
4.
5.
6.
7.
当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为逃避学校体育锻炼的要求,竟花钱“雇人代跑”,一方面反映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下降、诚信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高校体育体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代跑”现象反映高校体育体制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代跑”的出现主要是学生自身存在问题,但从顶层设计角度分析,学校层面存在以下问题:(1)体育课成绩学分低不能引起学生重视;(2)体育课成绩未纳入综合素质考评;(3)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硬任务”。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国家可以持续稳健发展的桥梁与动力,也担当着建设中国未来的重要责任,而学生能够成长为优秀人才的基础条件是拥有强健的体魄。提高大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参与各种各样的健身运动,这不仅是全民健身的要求,也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必然举措。为了提高大学生健身运动的效果,增强运动指导的有效性,首先需要立足现实考虑目前学生的健身运动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以便在健身运动指导当中对症下药,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创造良好条件。本文将着重分析全民健身视角下大学生健身运动的现状以及对策,为合格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10.
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在各个领域体现出不同的现代性.其中,人的现代性是核心,精神性是人的现代性的根源所在.根据精神性的内容,即生活世界、实践世界、意义世界3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理论模型;在量表调查基础上,通过差异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精神性水平在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精神性模型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模型中的每个因子负荷量均达到标准.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大学生精神性内容体系,旨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现代性追求的品质,丰富高等教育现代性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