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译本对儒、释、道宗教词采取直译或直译+注、意译和替换等方法。罗译本是公认的异化译本,但书中宗教词的翻译是归化(意译和替换)占上风。罗译本宗教词的翻译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在当前的典籍英译中,译者不可一味追求原汁原味,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否则"译犹未译"。同时提出典籍文化词语英译中术语规范可以提高翻译中的文化传真效果。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现在仅有的两个全译本分别是泰勒在20世纪初的翻译和罗慕士于20世纪80年代翻译。本文试图将罗译本第一、二回中的翻译策略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最近十年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式长篇历史小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译介到世界各地也深受喜爱。进入21世纪,国内开始重视《三国演义》的英译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对罗慕士的英语全译本的研究比较深入。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三国演义》英译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三国演义》的翻译过程中,罗慕士打破了西方文学翻译中的强势话语范式,大胆采用直译法,在语言、文学、文化层面上实现了中国话语言说。同时,他利用出版宣传、语境顺应等有效的中国话语传播策略,使译作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接受效果。罗慕士翻译《三国演义》的方法对当下典籍英译及对外传播工作的启示是:要综合采用各种言说策略,争取原语话语权,展示中国话语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使译作在海外获得最好的传播效果,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对衡量词的英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衡量词。罗幕士的《三国演义》英译本中对这些衡量词的翻译形式多样,但有不少错误。文章分析了那些形式和错误,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解读译本副文本可以获知译本生成的历史细节与译本接受的传播语境.考察<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副文本后发现:中外出版社和研究组织提供的翻译机会和经费支持,保障了译者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罗译本的出版发行;译本质量得益于译者与中外编校人员的合力,而知识渊博的校对者在提高译本质量方面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具有"中国通"或汉学家身份的作序者与评论者起到了权威的导读和独特的推介作用,促进了译本的接受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分析国内二十年来有关《三国演义》英译的现有研究成果,探讨其研究态势和研究热点。结果发现:已有研究可分为译本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和译介与传播等五个维度。学界对该领域的探究存在译本选择过于单一、视角局限于传统语言层面、翻译史研究覆盖面不足等问题。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关注全译本和节译本的对比研究;加强对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扩宽历时研究的时间跨度以便展现《三国演义》英译史全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