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7975篇
科学研究   409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479篇
文化理论   44篇
信息传播   47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839篇
  2013年   644篇
  2012年   695篇
  2011年   847篇
  2010年   808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类语词典是根据先有的意义或概念、或特定思想,由属于同一范畴、代表同一类事物的词即类义词编排而成的词典。本文第一部分总结各大语种类语词典编纂概况;第二部分探讨类语词典分类标准,认同结合概念与语言结构和系统两个方面确立类语词典分类标准的观点;第三部分创造性地将词义范畴导入类语词典编纂理论研究,认定在类语词典释义中,词义范畴基本可以占据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札记     
从“腹与心”谈腹“内容物”的虚化 腹是人的消化器官的重要载体,如词语“食不果腹”。但我们发现,与腹相关的词语,较少和饮食相关,而一般与表抽象事物的词语搭配使用。请看下面三组词。  相似文献   
4.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文学意义属性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在对话交流语境下,一个具体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因而,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是无可辩驳的。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成因存在于动态的文学意义生成过程之中,本文旨在讨论文本传意过程中隐喻、象征的使用与文学意义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构造词语新义中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新义的产生往往是人们以熟识的某一领域的经验为基础.去说明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从而形成了一个隐喻的概念系统,引申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文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可以了解事物的本真状态,沟通思想感情,不断提高文学创作力和鉴赏力。在文学活动中的情感把握,利于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以较逼近实际的审美视角和艺术手段,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或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Lackoff&Johnson的隐喻认知理论为理据,尝试分析隐喻的修辞意识及其认知机理。文章以实例证明隐喻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人类的隐喻思维无处不在,而跨域映合正是隐喻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8.
杨国 《考试周刊》2007,(31):63-65
英汉否定范畴非类典型主要体现在转移否定与虚化否定两种语言现象上。转移否定与虚化否定语义没法用形式逻辑推理进行解释。本文试从认知语义角度对英汉否定范畴非类典型进行语义分析与对比,强调英汉否定范畴非类典型各自所使用的语境的重要性,将其与认知语义学派所提出的概念化理论相结合,加深对两种语言同一现象的语义认识。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哲学的角度。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从三十方面对论题作了阐述:一、同和异是存在于统一战线运动过程始终的一对矛盾范畴,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对立,井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持化,我党历史上在处理同和异矛盾关系过程中,既有失误的教训,但主要的是成功的经验;三、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同和异矛盾关系的表现和性质以及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关系的原则与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词以形式精美著称于世.从<诗经>到元曲,古典诗词走的是雕琢之路,其表现是锤炼字词,安排平仄,押韵对仗,样样追求精致.现代诗歌是反映现代人精神世界的高雅手段,为了创新它打破了以往诗词的限制,走了一条隐喻之路,并且在形式上趋向散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