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9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杜229块油藏是典型的超稠油构造油藏,其开发层系为兴隆台油层,储层为一套以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为主的中厚层砂体。储层为高孔高渗储层,其内部非均质性较弱。现杜229块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其西南部兴Ⅲ+Ⅳ组油层由早期的蒸汽吞吐开发方式转向蒸汽驱开发。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建立地层等时格架,结合测井小层解释结果,采用多参数聚类分析法进行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将杜229块兴Ⅲ+Ⅳ组储层划分出四类流动单元。  相似文献   
2.
以春风油田排601块为例,总结了浅薄层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规律。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划分为预热、驱替、突破三个开发阶段,具有预热、驱替阶段时间短,突破快的特征,针对每个阶段的日产油、含水、井口产出液温度变化进行了分析,该项研究对浅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S区块莲花油层不同热采开发阶段系统取心,为分阶段储层参数对比提供基础资料。1998年在主体部位17-028井组东部部署了检1取心井,2006年分别在检1井附近和先导试验区9-26井组东南部部署了观41和J2两口取心井。以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为指导,从宏观到微观分不同层次描述,通过不同开发阶段系统取心资料对比,分析开发规律与储层变化、宏观与微观的内在联系,对于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迎杰 《大观周刊》2012,(19):113-113,112
齐40块自实施蒸汽驱以来,油井高温汽窜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安全隐患。根据该块高温汽窜的现状及现场表现,对汽窜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汽窜的成因及机理,结合国内外防窜技术,采用多项措施对该块蒸汽驱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伞国辉 《大观周刊》2012,(19):115-115
齐40块莲花油层实施蒸汽驱先导试验以来,油井出现套管气结晶现象,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不但产量下降,而且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摸索出了“防、洗、清”3种办法,成功解决了蒸汽驱生产井套管气结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磊 《内江科技》2014,(1):128-129
<正>单83-014块稠油2004年投入开发,主要采用蒸汽吞吐方式。该块目前处于高轮次吞吐阶段,油藏受边底水和开发方式的制约,油汽比、周期产油量大幅度下降,含水率逐年升高,油田稳产难度非常大。为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进行蒸汽驱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优化转蒸汽驱条件下的井网、井距和注采参数,来提高区块采出程度,预计汽驱15年内采收率将提高21.07%。新增可采储量65.3X10t。4  相似文献   
7.
崔维春 《内江科技》2011,32(3):137+191-137,191
本文应用油藏工程方法结合井下监测手段寻找红柳油田垦东521块剩余油富集区,通过优化开发井网,配套老井措施,对剩余油富集区进行挖潜,油藏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采油速度从0.83%提高到1.06%,采收率提高了1.1%。该块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实践对同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稠油热注吞吐开发随着开采轮次的增加.其吞吐效果随之下降。蒸汽驱作为接替技术逐渐进入稠油的后期开发中,但对于汽驱的地下监控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动态数据整合、地面温度监控等技术手段.对蒸汽驱地下原油的驱替范围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汽驱影响的主要区域和目前还处于热效盲点的区域.为进一步蒸汽驱开发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齐40块莲花油层工业化蒸汽驱开发以来,不同区域开发效果差异明显,在地质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优选地质参数,分析每种参数对蒸汽驱开发效果影响,确定该块不同区域地质参数的关键值,建立单井、井组分类标准,进行地质体分类,通过地质体分类结果与开发效果对比,对符合率较低的区域提出调整建议,对于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乐安油田稠油油藏利用水平井技术规模化动用了薄层储量。随着热采吞吐周期的增加,周期产量明显递减。为合理开发,有效提高采收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水平井井网蒸汽驱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井网方式、适时的转驱条件、适合的注采参数下,区块采收率可提高13.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