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85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要提高工作面生产能力,必须保证合理的工作面长度,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来确定工作面长度。通过薄煤层开采的实践证明,只有采用合理的生产技术,科学的劳动组织,先进的生产工艺,坚持标准化施工才能提高薄煤层的单产。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在生产中通过推广新技术,探索新的途径来更有效地提高薄煤层的单产。  相似文献   
2.
浅议较薄煤层的开采方案及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综采设备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和放顶煤综采设备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出现了一批“一井一面,年产百万吨”的现代化井。然而,在较薄煤层,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但由于设备配套上的不成热或不适应,难于满足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回收率,实现绿色开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是煤炭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促进劳动力就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张家湾矿薄煤层蹬空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本文通过对8号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和受采动影响后8号煤底板压力分布情况进行观测分析,研究了房柱采空区上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分析了8号煤层顶板破坏程度及其对矿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面中部与机头部矿山压力高于机尾部分,在底板弯曲下沉位置,8201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43.2~63.2m,平均52.7m,周期来压步距从5.4m~24.8m,平均14.2m,工作面顶板并不是同时进入来压状态,工作面中部要早于工作面两端头,约滞后5~10m,工作面中部来压强度要高于工作面两端头,建议在回采期间加强各项关键参量的监测,重点监测支架工况、危险区底板承载力及底板出水量,提高推进速度,避免采场底板充分破坏,做好顶板管理工作,预防和及时处理采煤机、支架等设备的歪斜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薄煤层机械化工作面中存在的问题、采煤方法及工艺特点、薄煤层开采综合机械化技术进行研究,以完成对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煤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晋南地区煤层厚度0.8~1.2m的薄煤层,采用薄煤层综采自动化开采,解决了薄煤层的开采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7.
杨丁 《科技风》2014,(19):155-155
贵州省薄煤层资源丰富,但目前阶段省内薄煤层资源开发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薄煤层资源持续有效地开发。本论文立足于贵州省薄煤层资源开发现状,对其开发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介绍了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三机"配套及选型,并阐述了相关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尽管随着清洁能源等新能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煤至今仍是我国经济发展所依靠的主要能源,它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人们对煤矿资源的开发主要在中煤层,对薄煤层和极薄煤层中的煤矿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所以为了更好地支持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大力开发和利用薄煤层和极薄煤层中的煤矿资源。本文首先阐述了薄煤层和极薄煤层资源及其开采的状况和特点,然后详细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薄煤层和极薄煤层的采煤工艺。  相似文献   
10.
龙湖井田范围内的54^A层,煤层厚0.75m,底板有0.2m原砂质泥岩及2m厚中砂岩,回采中使用DZ0.8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来压时,单体支柱钻底,造成顶板下沉量大,且顶板破碎经常发生的切顶支柱扑倒和局部冒顶事故,不但严重威胁安全,而且单产只有0.3—0.4万t/月,初期支柱均穿铁制底鞋防止支柱钻底,但操作复杂,工效低,铁鞋管理难度大,丢失严重,不但材料费大幅度提高,而且生产管理难度大。由于54^A属上部煤层,提高54^A煤层的单产对释放其它下部煤层,保证我矿生产接续,意义非常重大,经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我们采用气囊与单体支柱联合支护在一采区右四片54^A采煤工作面进行试验,结果相当成功,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