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下调诉讼费用,表明国家进一步向弱势群体降低了法院门槛。但它可能产生的另一个现象是,法院运行对地方财政和地方利益愈加依赖  相似文献   
2.
4月1日.国务院制定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正式施行.诉讼费交纳标准降低。在惠及普通公民的同时.人们也担心。任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可能捅到法院。 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篱笆.假如前面没有缓冲带,动辄就穷尽司法手段。在客观上可能有损社会本身的自治功能。 20多年来.我国的普法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果.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但也出现了一种片面的认识.把“依法”治国.简单地理解为“依法院”治国。 刚刚适应了到法院“讨说法”的国人.现在尴尬地发现.由于诉讼增长过快导致的司法资源不足.让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法院出现“诉讼爆炸”。 许多民事纠纷一拖经年,小事变成大事.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法院大门之外.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柔性缓冲力量,那就是人民调解员。他们依靠道德公约、民间智慧.以及熟人之间唇齿相依的情感和利益权衡.一次次介入中国社会的家长里短.起到了“息讼”的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中国人城乡大迁徒.以及体制外人员的激增.传统熟人社会正在解体,这让依附于熟人社会土壤上的人民调解员.面临日渐尴尬的处境。 若不打官司,民间纠纷.谁来解决?从长远的法制社会要求来看,人民调节员制度.该何去何从?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也就多了一份现实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08,(9):65-65
一款承包传媒责任的保险近日出台。据北京市法院的资料分析,在今年的15件媒体被诉案件中,有14件判为媒体败诉。统计数据显示,在媒体应对诉讼的案件.,胜诉比例不超过20名。因此,这款保险可以让传媒企业承受突如其来的诉讼费用或赔偿。美亚保险公司正是看到了时下传媒行业的风险缺位,从而为媒体从业者设计了一套风险管理方案——“传媒业职业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4.
法治社会呼唤平等的权利以及相应的权利救济方式和途径,而大量农民工在权利受侵害之时经常游离于救济之外。在他们的维权之路上究竞存在哪些缺陷以及有何改进措施,本文试做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费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费用与当事人的利益紧密相关,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务问题,但是目前学界对其关注并不多。本文对诉讼费用的性质、征收依据、负担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实践中法院乱收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唤醒学界对其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诉讼法学界在讨论举证时限制度时,主张若当事人超过举证时限举证,则该证据失去效力。以承担相关诉讼费用之后果代替证据失效之后果作为迟延举证法律责任,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所谓诉讼费用,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经济、海事、行政诉讼时,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交付的费用。  相似文献   
8.
西安有线电视台败诉:应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6月,西安有线电视台首播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在播出过程中,因大量插播广告而引起观众的不满。7月中旬,西安有线电视台用户王忠勤将西安有线电视台告上法庭,要求西安有线电视台向包括他在内的几十万有线电视用户赔礼道歉,并赔偿他被侵权费用每集20元及诉讼费用,所有用户免费收看一年或半年的有线电视节目。今年3月3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西安有线电视台向原告王忠勤赔礼道歉,并向其赔偿因此次诉讼造成的损失707.6元,赔偿其一个月的收视费17.8元。这起全国首例用户与电视台收视纠纷案的判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为此,本刊特编发两篇视角不同、观点各异的文章,以便使读者能从不同的角度观照、思考此案。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劳动公益诉讼的主体进行界定,赋予工会和检察机关劳动公益诉权;明确界定劳动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将侵害劳动者就业权、违反劳动法中规定的最低标准的行为以及拖欠劳动者薪酬的行为纳入其中。着重就劳动公益诉讼的保障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由中级人民法院承担一审公益诉讼案件的观点;根据原告主体设计了合理的举证责任分配机制;在劳动公益诉讼激励制度的设计中,提出了建立诉讼费用的转嫁制度、案外人奖励制度以及律师援助制度的建议;针对法院判决执行难得问题,提出建立劳动公益诉讼的执行保障制度的意见。以期通过上述制度的设立,使得劳动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能够顺利实现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诉讼费用制度作为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相关,近年来已引起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尤其是今年4月1日,国务院制定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正式颁布实施,使得诉讼费用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新办法的实施,处处显示着减轻人民群众诉讼的经济负担、彰显司法为民、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信息,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该文通过总结司法实践及借鉴国外经验,对现行诉讼费用规则的制定主体、诉讼费用内涵、新办法实施后对法院经费影响、法院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批判分析,并就如何构建更合理的诉讼费用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